【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歐洲連月乾旱造成河川水位降低,衝擊德國經濟命脈萊茵河的航運,業者警告枯水現象如果沒有改善,將對生產和能源供應造成衝擊。
「德國工業聯盟」(BDI)副執行長洛施(Holger Lösch)表示,目前即使貨船仍能夠航行,裝載量也須降到最低;由於新冠病毒疫情、缺人等因素,鐵路貨運難以取代船運,業者正準備面對最糟狀況。
這個德國製造業最重要的利益團體示警,枯水期和低水位的現象如果沒有改善,供應鏈和生產將受到影響,化工和鋼鐵業遲早恐被迫關廠。
除了生產和貨物運輸受影響,萊茵河低水位還會衝擊能源供應;德國工業聯盟警告,政府用煤炭取代天然氣的規畫,將因裝載煤炭的貨輪無法航行而難以實施。
俄羅斯縮減對歐洲各國的天然氣供應,報復因侵略烏克蘭受到的制裁,導致德國今年冬天天然氣供應可能吃緊,政府和業者正苦思對策。
由於氣候變遷的長期影響,德國工業聯盟認為,這樣的枯水期未來可能成為常態,呼籲政府及早防範。
好消息是,在連續數周的低水位後,萊茵河水位未來可望稍微上升。
德國「萊茵河水路和船運局」十七日表示,氣象預報未來幾天將降雨,水位可望在下周末前上升五十公分以上;不過,這波降雨過後,水位又會下降,目前還不到解除警報的時候。
萊茵河源於瑞士,經德國、法國從荷蘭出海,是歐陸運輸原物料和產品最重要河川,德國內河運輸的貨品有七成經萊茵河,堪稱德國經濟命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