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中國大陸7月多項宏觀經濟指標回落,大陸經濟專家於17日在中國人民大學主辦的中國宏觀經濟論壇指出,下半年可能不會出現V型復甦,並建議宏觀政策要進一步朝「穩地產」方向發力,避免地產持續走弱對整個經濟造成溢出效應。
上海財經大學校長劉元春表示,受到內需不足、高溫天氣導致對高耗能工業拉閘限電、房產深度調整與民間投資積極性弱等4原因疊加,導致原本疲弱的預期未獲得緩解,反而持續加重。
針對大陸經濟數據弱於預期、疫情反彈導致封控城市激增,加上多地供電緊張,歐美日系機構紛下調對陸經濟預測。
摩根史坦利首席經濟學家邢自強認為,7月經濟數據驗證下半年大陸經濟不會出現V型復甦,預計第3季GDP增速可能在2.5%至3.0%左右。高盛下調今年大陸GDP增長預測從3.3%至3%。
外資下調成長預測
日本野村證券也提出類似看法指出,採取防疫封控措施的城市數量增加,8月分經濟活動數據甚至可能比7月更差。野村將大陸全年GDP增長預測從3.3%下調至2.8%,並評估大陸官方要推出大規模刺激計畫的機會甚微。
此前,諸多機構如荷商安智銀行(ING)、加拿大道明證券、英國渣打銀行近期已經分別將大陸全年GDP預測下調至4%、2.9%、3.3%。
野村證券大陸首席經濟學家陸挺並且指出,當前疫情尚未結束,宏觀政策不但不存在過度刺激的風險,反而存在寬鬆力度不足的問題,房地產板塊可能出現螺旋式下行的情況。
大陸專家均表示下半年需發力穩地產。邢自強說,如果房地產預期轉弱、流動性趨緊的惡性循環不能打破,到2022年底,房地產銷售年減幅甚至可能達到40%~50%,對建築業、下游家電行業及其他房產相關服務業的溢出效應是非線性的。
他建議下半年中央層面應迅速推出協調性政策,比如對已經爆發風險的企業注資甚至國有化,對尚未出現風險的開發商給予一定流動性支持。
房產面臨4大困境
陸挺分析大陸房產面臨4大困境:一是居民因擔心房企不能履行承諾導致不敢買房;二是政府收緊對開發商預收款管理政策,使房企現金流惡化;三是房價下跌預期影響新房銷售,並導致地價下跌;四是官方賣地難,從而對中小城市購房主力的公職人員降薪,這又回頭影響新房銷售。
陸挺認為,短期來看,最重要的是要保交樓,從中長期來看,要在人口流入多的大城市增加土地供應,持續鬆綁購房政策,讓房地產能夠「軟著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