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教師專業實務能力 秀水高工邀木雕職人開課

曾博群 |2022.08.02
691觀看次
字級
木雕職人Made(右一)指導教師木雕技巧。圖/教育部提供

【記者曾博群台北報導】為強化教師專業實務能力,並運用於108課綱的課程教學,國教署持續鼓勵學校辦理「教師赴公民營機構研習」,讓教師有機會觀摩學習職人技能,更與業界學習與時俱進,有效提升教師實務能力。

彰化縣國立秀水高工為例,該校為讓校內教師學習業界的工法與機具,使教學與產業實務及文化不脫節,今年特別開辦「匠心.種新-雕刻刀下的巴厘島」研習,邀請來自巴厘島的木雕職人Made(音譯:馬爹)進行指導。

相對於國內木雕師傅雕刻圖案多為自然景物或寓意吉祥的動物,本次結合異國文化元素的課程針對開料、雕花、拼接、打磨、上漆等技法,讓土木建築群教師於研習後可在學校開設彈性課程,使學生能於原本學校開設的家具木工課程中,結合木雕技法,讓作品更有層次和多樣性。

秀水高工校長劉丙燈表示,透過研習及職人經驗分享,相關學科教師收獲豐富,可望在108課綱教學上投入更多創意與動力,協助教師體會不同文化的技能,進而推廣在新課綱的彈性學習課程。另外,技職教師能夠觀摩學習異國文化技能,也因為有業界研習的經驗,在學校有機會增購器材設備時,亦能提供學校在選購上的最佳建議。

教育部國教署鼓勵高中學校於每年寒暑假辦理「教師赴公民營機構研習」,以提升教師專業實務能力,推行至今受到廣大迴響,109年共舉辦271梯次、約6000名教師參與;即使受疫情影響,110年仍舉辦65梯次、約1600名教師參與。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