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瑞士最大銀行「瑞銀集團」(UBS)董事會和股東二十七日舉行資本重估特別會議,以壓倒性票數通過接受一百二十億美元(台幣三千七百億元)的外國主權財富基金(主權基金)挹注,以因應UBS在美國次級房屋貸款危機中所蒙受的損失。這筆挹注資金,其中一百零一億美元來自新加坡政府控股的淡馬錫公司,另一筆約十八億美元來自中東一個未透露身分的國家。
UBS董事長歐斯培促請股東,務必支持董事會尋求一百二十億美元外國主權基金挹注計畫,並形容當前的金融危機,是自一九二九年股市崩潰以來最大難關。
UBS股東會議爆衝突
歐斯培強力推動接受外國主權基金挹注案,並擊退要求他下台的呼聲。UBS去年為了美國次貸危機造成的壞帳,提列一百三十七億美元(約台幣四千二百三十三億)損失,是UBS十年來首度虧損,一些股東對他相當不滿。
二十七日的會議,約六千五百位股東坐台下,全場爆滿。一位股東想上台,被安全人員攔住,其餘台下股東群情激憤,會議一度中斷。那位股東其實是想拿一本瑞士企業法給歐斯培看,歐斯培後來在台下和他說話。
歐斯培對全體股東表示:「我絕不輕言辭職,我堅定保證要使UBS走回成功之路。」但持股較少的股東十分憤怒,因為董事會的計畫繞過他們,而且結果會使他們的持股被稀釋。不過,八成七以上具投票權的投資人仍通過本案。
2015年 主權基金達370兆
主權財富基金通常是指由政府掌控的投資機構,一九五○年代初期已出現,但近年來日漸盛行,實力雄厚的主權基金包括以石油致富的中東國家,和擁有龐大外匯存底的中國。據歐盟金融委員會統計,目前全球主權基金已增至一點五到二點五兆美元,預計二○一五年時會膨脹到十二兆美元(約台幣三百七十兆)。
在次級房貸引爆的金融風暴中,主權基金對蒙受重大損失的歐美金融機構挹注大量資金,但歐盟和美國也傳出質疑聲浪,擔心這些基金運作不夠透明,可能招致政治風險,威脅國家經濟安全。
歐美呼籲投資透明化
七大工業國家於二○○七年十月要求國際貨幣基金(IMF),擬定主權基金的行為規範,經濟合作組織(OECD)也在草擬加強主權基金公平、透明化的指導方針。歐盟委員會二十七日更對主權財富基金喊話,呼籲各國政府控制的基金簽署自律守則。
美國財政部上周約見阿布達比投資局以及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主管,敦促他們接受西方國家研擬的「遊戲規則」。美國財政部副部長金密特二十七日在紐約表示,美國基於開放政策歡迎主權基金,但主權基金到美國投資應本於商業而非政治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