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藝中心攜手南美館 「逍×遙×遊-當代工藝合創展」今開幕

曹麗蕙 |2022.03.04
1283觀看次
字級
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與台南市美術館合作「逍×遙×遊—當代工藝合創展」,圖為「逍-時間」展廳照。圖/文化部提供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與台南市美術館合作「逍×遙×遊—當代工藝合創展」,今(4)天於南美館二館亮眼開幕,展覽與莊子美學思想〈逍遙遊〉中所追求的「自由觀」契合,而「逍」、「遙」、「遊」三字,也分別表示「時間」、「空間」及「速度」三個維度,盼工藝以當代之姿回應社會趨勢的新創實驗。

文化部次長李靜慧出席記者會時,特別感謝台南市政府及台南市美術館的合作與協助,促成工藝家們進入指標性的當代藝術場域展出,讓來自各個領域的工藝家及民眾得以觀看當代藝術場域,如何透過不同概念呈現工藝作品,以超越材質及技術的方式進入文化生活領域,傳達工藝哲學的理念。

總策展人工藝中心主任張仁吉表示,展覽在跨族群、跨技術、跨材料、跨地域、跨文化、跨世代、跨時間、跨國際、跨產業等多邊領域交會下,所探討的不是工藝物件本身,而是物件產出過程中的激盪、融合、辯證及衝突,引導形塑生命經驗及新創靈感的路途,才是工藝啟動合創的目的。

他說,從展覽、共創營的推動,除了呈現跨域共創的經典代表作,也對世界現狀做反思,探索共創的新價值,並希望銜接起未來將啟動的「Yii2.0工藝新貌合創計畫」。

「遙-空間」展廳。圖/文化部提供

工藝中心說明,展覽第一個維度「逍」是創作者感知「時間」的議題和情感,透過梳理再以工藝創作傳達新意。例如作品〈砌磚計畫系列〉,紅磚是台灣傳統建築文化的象徵,磚塊交錯疊砌,除了結構考量也形成獨特的視覺意象。該系列作品將過去深具集體記憶及情感的文化意象、材質及技法於當代以石雕打磨技法轉化再現,亦是一種傳統文化的創作紀錄寫照。

第二個維度「遙」是創作者探討「空間」形成的意義和所在的對話。例如作品〈夜間飛行〉,是經常飛行世界各地的設計師看到工藝黑漆撒金粉末的表現,如同夜間飛行中看到每個城市獨特的閃閃光點,以機械錶的錶盤顯示世界各地不同城市的光景,每一個都是獨特且唯一的存在,將自身所處空間的美好經驗,藉由工藝材質、技法表現結合機械科技的載體相互幫襯,充滿驚喜。

第三個維度「遊–速度」是關注生活的節奏、生命進程的積累,同時是工藝創作「頂真」的態度表徵,注重步驟、工序及細節,講究慢工出細活的精神。例如作品〈飄〉即是表現走進竹林的感官的經驗,也是一種慢活的心靈狀態。藉由一片片手工取彎竹片的流暢線條,逐一疊加構築成如風輕飄的路徑,經由坐臥的行為產生磨擦,有如竹子被吹得聲聲大作,融合聽覺、視覺的感知,傳遞風的流動。

「遊-速度」展廳照。圖/文化部提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