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好校園】屏東車城國中展望世界 閱讀福報獲益多

文/人間社記者江素麗、周屏華 |2022.02.28
1711觀看次
字級

文/人間社記者江素麗、周屏華
圖/屏東車城國中、江素麗、周屏華


特偏遠學校名氣不小

 車城國中屬於屏東縣特偏遠學校,但拜公共電視去年播出的劇集《斯卡羅》之賜,許多人都知道車城這個地名,劇中的「柴城」就是車城。車城國中的學區涵蓋車城鄉11個村落,包括劇中一再出現的「統領埔」(統埔村)、保力、射寮等。車城原為排灣族居地,荷據時期曾有荷蘭兵駐守;後鄭成功驅逐荷蘭人,漢人進駐屯墾,因墾民與原住民時有衝突,為防侵襲,墾民以木柴圍城,故稱「柴城」;後來墾民擔心木柴易燃而遭火攻,便在外圍以牛車保護,始名「車城」。    



 由於地理環境特殊,每年10月到次年4月,東北季風翻過山脈而下,形成強勁的「落山風」,瞬間強度可達6、7級,相當於輕度颱風的威力,因此早年的茅屋屋頂都壓放石塊,形成特殊的景觀。

 車城國中是台一線前往四重溪溫泉的必經之地,周邊有全國最大的土地公廟「福安宮」及全國第一座海洋生物博物館,校園面積約5公頃,目前總共有10班,學生200多人。



讀福報學生多方受益

 學校雖偏遠,但學習內涵不能封閉,校長楊政家表示,車城國中經費有限,藏書不多,但基於閱讀是學習的第一步,因此每班訂有《人間福報》,方便學生取閱,以擴大學生閱讀視野。同時持續推動精進讀報計畫,由各班導師透過「讀報日誌」學習單進行獎勵引導,啟發學生思考力、視野和胸襟。

 教學組長曾秋蘭肯定《人間福報》是一份乾淨的報紙,每篇文章都適合學生閱讀,她鼓勵學生多閱讀與時事相關的報導,關心社會脈動,將有助於掌握國中會考的時事題。

 教師陳秀容在車城國中服務9年,利用早自修時間推廣讀報教育,讓學生透過閱讀激勵人心的文章或助人的報導培養同理心,也了解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進而踴躍參加公益活動,同時改善言行舉止,並吸收新知,增進作文能力。「教室裡有一份《人間福報》,就有一股穩定的力量!」她說道。



 9年級學生林沛縈從升上國中以來,每天都會利用下課時間翻閱《福報》,國一時和同學相處不睦,但看了許多充滿正能量的文章,了解待人處世的原則,慢慢學會反省,懂得心平氣和與同學相處。張意伶則說《人間福報》內容豐富,除了時事,還有世界新知、地方傳奇、佛學知識、助人行善故事等,每天看一則,沒有負擔,卻能提升自己的知識寬度與心胸廣度。楊晴從國小就開始接觸《人間福報》,向來喜歡看圖片、神佛故事、植物介紹等,現在更會注意新知與時勢,看到三好的報導,也會學著去幫助同學、讚美同學,不再惡言相向。體型壯碩的王昊瑀小時候只看漫畫,直到接觸《人間福報》後才看文字,因為比較胖常被取笑而沒有自信,不過在《人間福報》中讀到鼓勵向善的報導後開始學會正向思考,不貶低自己,對自己越來越有信心。 

 學生讀《福報》獲益良多,楊振家校長總結道:「車城國中重視學生活動、運動、勞動的『三動』生活教育,也推動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的『三好』品德教育,希望學生們學習、生活與身心兼顧,終生受用『三動』與『三好』的良善影響。」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