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為氣候變遷盡份心 吃頓氣候素食 減少碳足跡

 |2022.01.30
1645觀看次
字級
圖╱取自網路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氣候變遷是近年來國際高度關注的議題,各國政府致力推動減碳政策。身為地球村一員的每個小村民也能為氣候變遷盡份心力,新年新希望,第一步何不從減少碳足跡開始的氣候變遷餐做起。

根據健康應用程式「營養應用」(Lifesum)的說法,「氣候素食」(Climatarian diet)的重點是使用以素食為基礎的本地採購產品,以減少碳足跡。Lifesum專門從事營養與生活方式醫學的醫師普爾德(Alona Pulde)向《今日美國報》(USA Today)表示,氣候素食不僅可以幫助地球,還能改善自身健康。重要的是減少動物性食品消費,特別是牛肉。

但蘇格蘭亞伯丁大學(University of Aberdeen)營養學家吉爾(Maggie Gill)則警告,應該適度執行氣候友好型飲食,因為人類需要均衡飲食,如果禁止飼養牛羊,人類將無法生產足夠的卡路里和蛋白質以養活全世界。

吉爾指出,以素食取代過多肉類也會對環境帶來極大影響,因為牛羊在生態體系中發揮重要作用,將人類無法食用的草轉化為優質蛋白質。

圖╱取自網路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宜居未來中心計畫(Johns Hopkins Center for a Livable Future)主管金(Brent Kim)也表示,會推薦以素食為基礎的餐飲,但當涉及到特定食物時,沒有一刀切的答案。重要的是要滿足民眾所處的地點,並考慮文化、口味偏好、營養需求與獲得不同食物途徑與經濟結構。

儘管如此,專家仍推進可以在日常飲食中加入豆類、當地與當季時蔬與水果、全穀食品、堅果與像是葵花子等植物種子,這都能減少碳足跡與碳排放,還能適度維持人體所需的優質蛋白質。

有建議多吃的,當然也有建議減少食用的,這包括氣體排放量極大的牛羊肉、破壞森林並造成水土流失的棕櫚油、水汙染嚴重的養殖魚類、森林砍伐並大量用水的咖啡,以及耗水量大且侵蝕土壤的糖。

延伸閱讀》》植物基食品 全球飲食潮流要角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