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今年預計升息,當貨幣政策方向改變時,房貸族荷包恐縮水。圖/中央社
【本報台北訊】房市熱烘烘,眼看房價高漲,有自住需求民眾愈看愈焦急,決定咬緊牙關買房,以免再等下去就高攀不起;不過央行已表明2022年預計升息,當貨幣政策方向改變,房貸族荷包恐縮水,投資理財又該如何操作,盤點5件你該知道的事。
央行總裁楊金龍已明確定調2022年的貨幣政策基調「一定朝緊縮方向走」,暗示今年將會升息;他也特別提醒,首購族應注意利率風險,提前做好財務規畫。
至於利率會升多少?2020年爆發疫情後,央行宣布降息1碼;如今景氣強勁復甦,楊金龍表示,會在適當時機把利率調回來。換言之,升息幅度「至少1碼」。
若以購買總價1500萬元的房屋、貸款1000萬元、分20年期,以單一利率1.33%試算,平均每月本息平均攤還金額為4萬7477元。假如房貸利率調升1碼、變為1.58%,則每期房貸金額增至4萬8263元,每月多了1146元,一年就增加近1.4萬元的支出。
薪轉戶申貸 或較優惠
面對高漲房價以及利率變數,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協理江怡慧提醒,財務規畫不能太緊繃,申貸行則不妨找薪轉戶或有信用往來的銀行,或許能有較優惠的利率或貸款成數。
江怡慧指出,這半年來房價上漲太快,銀行估價跟不上房價上漲的速度,可能導致原本以為能貸到1000萬元,實際上只有800萬元,且政府調降部分族群的貸款成數、取消寬限期,購屋者務必得衡量自身財務狀況並預留空間。
不少人認為升息才是澆熄房市熱度的關鍵,但江怡慧指出,即便央行升息1碼,利率只是從歷史低點向上緩慢爬升,對房市的實質影響有限;真正要對房市造成實質影響,可能得到2023、2024年,利率有比較大幅度的變化,影響才會較顯著。
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研究員暨總監劉佩真認為,房價已經處在高原期,接下來買賣雙方要磨合出價格共識,交易時間將會拉長,且房市管控措施全面升級,預估2022年房市轉呈高檔整理,價格仍會緩步上揚,只是增幅不會像去年下半年這麼明顯。
回顧上一波房市大多頭,央行2010年至2014年共祭出4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劉佩真表示,2015年房市就已經冷卻,但央行直到2016年房地合一稅上路、房市冷颼颼,才宣布退場。
劉佩真認為,這波房價上漲非常猛烈,部分區域甚至1年內漲幅逾2成,因此央行在處理選擇性信用管制態度會更謹慎,2022年不見得會退場,「央行還是會持續管控,甚至會等到房市過度冷卻,才會鬆手」。
台股走向 半導體領軍
展望2022年投資趨勢,台股仍是許多人的選擇。台新投顧總經理李鎮宇分析,美股不會有2021年好,台股則從2021年的「百家爭鳴」走向2022年「半導體日不落」,可以預期「半導體領軍台股上看兩萬點」。
至於外幣配置,凱基銀行分析,2022年上半年市場對聯準會升息的預期持續升溫,應以持有美元為主;下半年聯準會若開始升息,預估歐元、英鎊、澳幣、紐幣等非美貨幣有機會出現一波反彈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