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 如何修身

 |2021.12.28
2766觀看次
字級
人與人相處,不知道自己的缺失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故凡事不要總是指責別人的不對、不是、不好或不應該。圖/unsplash

文/星雲大師

一個人,之所以要修身,是為了要健全自己;自己健全了,對於家庭、社會、朋友、事業,都有幫助。修身,才能知道如何與人往來。我們要如何修身呢?有四點意見:

第一、居家要儉:一個人如果貪慕榮華,只圖享樂,必然助長惡行,有時更因此而招致家敗身喪。如李商隱說:「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節儉並不是慳吝、一毛不拔,而是實不虛華,食不求精,衣不求美,飽暖則足。司馬光說:「由奢入儉難,由儉入奢易」,養成了奢華無度的習慣,再富有的家庭終必淪為貧乏;反之,如果能謹身節用,一粥一飯不奢靡浪費,自必因此而有所積蓄,甚至轉貧為富,所以居家要儉。

圖/unsplash

第二、創業要勤:這是一個物競天擇的社會,「適者生存」是必然的定律。一個人要想成功立業,不是靠家人的聲望,也不是取決於出身的高低,而是端看自己的勤勞與努力。語云:「勤有功,戲無益」,勤才能改變你的人生,即所謂「勤能補拙」。一個出身貧窮的人,只要能勤勞,必能轉窮為富,如香港塑膠花大王李嘉誠、日本汽車王國豐田佐吉,不都是以勤勞的汗水,創造出成功之路的嗎?所以勤勞是創業之道。

第三、待人要謙:人際間的相處,有一個重要的秘訣,那就是謙虛。一個人的學識再好,如果高傲不知謙虛,難受主管的青睞;一個人的容貌再美,如果自負不知含蓄,難受他人的讚美;一個人的能力再強,如果不懂得忍讓,難得他人的友誼。曾國藩說:「謙,則不招人忌;恭,則不招人侮。」所以謙虛和睦,才能獲得人緣;謙恭有禮,才能受人尊敬,所以「謙」是待人之道。

第四、處事要和:「和氣迎人,則乖滅」。瞋怒,不但有害人體的健康,還常使小過變成大過、有理變成無理,甚至做出不當的抉擇,因此在待人處事上,要能心平氣和。心平氣和能讓頭腦冷靜,心平氣和才不失方寸,心平氣和才能制剛躁之氣。古人云:「心平氣和,而後足以平不平以致乎平,大事化為小事,小事化為無事」。所以,「和」是處事之道。

圖/unsplash

人與人相處,不知道自己的缺失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故凡事不要總是指責別人的不對、不是、不好或不應該。須知在世間法上,往往是對外容易對內難、修身容易修心難、做事容易做人難、讀書容易明理難。

關於「如何修身」,有四點意見:

第一、居家要儉,

第二、創業要勤,

第三、待人要謙,

第四、處事要和。

圖/unsplash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