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類財富》食物里程

曾言 |2007.12.03
607觀看次
字級

環境惡化日趨嚴重,計畫趕不上變化,識者憂心忡忡,新概念、新方案陸續出爐,有待大家「共襄盛舉」,並觀後效。

「食物里程」是一個新的飲食觀,重點在減少碳化量,避免加速地球暖化。很多人不解,食物里程與碳化何干?道理很多,最簡單的概念就是來自食物愈遠,運送過程消耗愈大,除了人力之外,當然包括燃料。換句話說,愈遠來的食物,耗費能源愈多,這與節能相逆。

在物資匱乏的年代,遠來的食物有身分、財勢象徵,小朋友如果拿著一個美國蘋果猛啃,一定羡煞同學,猛吞口水。隔壁太太如果拿著日本水梨細咬,一定引來鄰居婦孺,眼光欣羡,這不只是遠來的水果味道好,還有物以稀為貴的虛榮。

經濟富裕之後,商人利之所趨,再遠再貴再少的東西都有人引進,加上地球村的地域觀念,平等貿易呼聲高張,國與國幾乎難有界限,市場幾乎成了聯合國,消費者習以為常,但這些物資背後潛藏多少問題,助長環境惡化只是其中之一,對「食物里程」斤斤計較,是舒緩碳化的有效方法之一。

關心「食物里程」,還有關心在地,保護本土,疼愛鄉親的意涵,這不是近來最夯的政治口號嗎?買當地當令水果,既可解決滯銷問題,也可幫助果農解決生活,這不就是愛台灣嗎?

「食物里程」是一種概念,貴在施行,今後你到市場,不要再對著又大又貴又漂亮的洋水果驚嘆,還是回頭看看土生土長的芭樂、香蕉、蓮霧…,也許不很驚艷,但都是農民流血流汗的結晶,對自己,對別人,對這塊土生土長的土地都有想像不到的意義。

(曾言)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