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多個城市爆發搶購潮。圖/新華社
【本報北京訊】中國大陸新冠疫情再起,日前大陸商務部印發儲備日常用品「通知」後,多個城市發生超市搶購潮,量販店推車不夠用,甚至有市民一次購買300公斤米,包括重慶、河南鄭州、江蘇常州和啟東、安徽蚌埠甚至北京等多地出現搶購潮,排隊購物結帳成為各大超市的蔚為奇觀。
根據極目新聞報導,連日來大陸部分地區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搶購情況,但均未發現生活物資短缺、供應斷檔,多地商務局通過極目新聞呼籲,市民不需盲目囤貨,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報導稱,江蘇省常州市天寧區一家大型超市內,擠滿了搶購生活物資的市民,推車內堆滿了麵條、蔬菜以及食用油;另一張照片顯示,等待結帳的市民在超市排起了長龍。
常州市天寧區一家大型超市人員表示,一大早超市就湧進大批搶購生活物資的市民,最高峰時排隊結帳要等近2小時,購買最多的主要是米、麵、油。
常州市鐘樓區的一家大型超市人員說,超市內人潮滿滿,幾百個推車都不夠用,「建議市民今天不要來超市,我們的供貨量充足,沒必要集中在一天搶購」。
為何會出現搶購?常州市商務局市官員稱,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可能受外界過度解讀大陸商務部印發的《關於做好今冬明春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市場保供穩價工作的通知》的影響;另一個則是常州市報告新增了3例本土確診。
蘇省啟東市一大型超市人員表示,從2日下午開始,就不斷有顧客來搶購米、麵等商品,「目前貨架上米、麵等商品所剩不多,並且線上下單也較為火熱,超市都來不及補貨。」她說,這些顧客大多是在網上聽聞一些消息後,才到超市搶購。
3日下午,啟東市商務局官員稱,近兩天,該市確實存在部分市民不理性囤積,有市民甚至一次性購買了300公斤的米。
圖/新華社
安徽省蚌埠市一大型連鎖超市稱,3日早上一開門,就有很多顧客前來購物,客流量跟做促銷活動時一樣, 「前來購物的人群大多是中老年人,購買的物品也大都是米麵糧油等,都說是在網上看了要囤貨的消息趕過來的。」
而重慶超市的米也幾乎賣光,但補貨及時;沙坪區一家大型超市稱,從2日下午開始,超市出現了搶購潮,米、油、麵粉這幾種商品特別搶手,部分商品暫時缺貨。
該工作人員稱,這次搶購潮主要是部分群眾得知大陸商務部發布的相關通知後,過度擔心物資緊缺而引發,和疫情關係不大。
渝中區鄒容路一家大超市的工作人員則稱,從2日下午開始,超市出現了搶購潮,米基本賣光了,麵粉也所剩不多,食用油供應充足。
河南省鄭州市也出現了購買米、麵、油消費者數量驟增的情況。二七區大學路一家大型商表示者,從2日下午起,不少市民到超市搶購米、麵、油等商品,「人流量比平時大了很多。」 「幾乎每個人都買的有米和油,有的人一次性買兩桶油,但大批量購買的情況尚未出現。」
此外,安徽、山東和北京也出現搶購糧油的情況。3日上午,北京部分超市出現糧油等物資購買高峰。市民主要搶購米、麵、調味品這三類商品。
市民表示,近期在手機上看到新聞說,鼓勵居民囤積物資。對此,大陸商務部已經明確表態,各地生活物資貨源充足,供應完全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