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縣金峰鄉嘉蘭部落為保存傳統石板屋,由部落魯凱與排灣族人透過一顆顆的石頭推疊,花了近3年時間,慢慢重拾石板屋原有樣貌,讓族人溫暖感動。圖/台東縣政府提供
台東縣金峰鄉嘉蘭部落這棟傳統石板屋內,可窺見魯凱與排灣族不同文化上的融合。圖/台東縣政府提供
【本報台東訊】台東縣金峰鄉嘉蘭部落為保存傳統石板屋,由部落魯凱與排灣族人透過一顆顆的石頭推疊,花了近3年時間,慢慢重拾石板屋原有樣貌,讓族人溫暖感動。
縣長饒慶鈴說,在科技高度發展的今日,傳統建築工法正急速地被取代而流逝,傳統建築技藝的傳承,不僅是技術層面的保留,而是重現人與空間的交談,更是守護人們不忘本的精神。
50年代初期,原居於屏東霧台好茶村的陳姓魯凱族一家人,翻山越嶺到了中央山脈東邊的金峰鄉嘉蘭部落定居。隨著時光流逝,陳家希望能住回過去的石板屋裡,找回歸屬感。
部落年輕人3年前在異鄉的溪裡山邊尋覓起石板建材,透過石板建屋技術傳承,搭建了新的石板屋,完成了陳家心願。石板屋搭建可窺見魯凱與排灣族不同文化上的融合。
金峰鄉公所表示,這棟石板屋不僅是陳家人的生活場所,也是排灣族與魯凱族歲時祭儀、青年會受訓等許多活動舉辦的場域,成為了解排灣及魯凱文化的重要據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