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修平跨越疆界 台南展代表作

羅智華 |2021.10.21
985觀看次
字級
廖修平作品範疇跨足繪畫、雕塑與複合媒材等,是備受尊崇的「台灣現代版畫之父」。圖/記者羅智華
作品〈四季〉,色彩相當繽紛豐富。圖/記者羅智華
作品〈佛像〉,巧妙勾勒出佛菩薩的莊嚴姿態。圖/記者羅智華

【記者羅智華台南報導】被視為台灣現代版畫先驅的知名藝術家廖修平,作品範疇跨足繪畫、雕塑與複合媒材等,不僅是備受海內外尊崇的「台灣現代版畫之父」,數十年來始終創作不輟的他,更首次在台南市美術館舉辦大型個展「廖修平:跨越疆界的最前線」,昨天開幕式貴賓雲集,高齡八十五歲、神采奕奕的他還親自導覽、解說創作理念。

廖修平少年時期即投入創作,西元一九七二年從紐約返台後,就藉由藝術,為當時風氣較為閉塞的台灣,帶來創新活水,先在母校台灣師範大學成立版畫工作室,隨後便以此為基地,把長達十年的海外創作經驗,分享給年輕學子,為新一代藝術家培育寬廣的創作思惟,對藝術教育的推動功不可沒。

思考根源

開展創新作品

南美館表示,有別於過去展覽多以媒材及風格,作為分類的展示模式,此次個展是以「站立在跨越疆界的最前線」為切入主軸,以地理座標命名,分為「東京」、「紐約」等不同主題,藉此探索廖修平如何在他長達六十多年的創作生涯,持續為打破藝術疆界而努力,因此在展示作品的空間上,策展團隊也打破疆界,民眾一走進美術館,便能在公共空間,看見廖修平的雕塑及繪畫作品,電梯門上也有其作品的視覺元素。

此外,策展團隊也發揮巧思,以時間軸為主體,經由「追本溯源」的方式,呈現出廖修平學生時期、一九五○年代開始,至各個創作階段的作品面貌,共精選出一百五十多件代表作品,當中還包括未曾曝光的手稿、史料與檔案等文獻資料,藉此呈現其作品與社會脈絡的關聯性。出席開幕式的文化部次長蕭宗煌談到,廖修平長年來總是透過思考文化根源,而發展出創新創作形式,並體現在作品上,令觀者印象深刻。

〈佛像〉

勾勒莊嚴姿態

值得一提的是,廖修平雖被譽為現代版畫之父,但其實他的作品十分多元,包含油畫、雕塑、複合媒材等面向,孩提時代曾住在艋舺龍山寺附近的他,對於廟宇更有一股深厚情感,此次展出的作品中,有不少以民間信仰為主題的創作,像是名為〈佛像〉的作品,就巧妙勾勒出佛菩薩的莊嚴姿態。

「廖修平:跨越疆界的最前線」即日起在南美館展出,展期至二○二二年二月二十七日,詳情可上南美館官網查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