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宣布,發現一座七公尺長的「浸禮池」。圖/法新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西元一世紀,耶路撒冷就是一座蓬勃發展的城市,熙熙攘攘,當時建築物、宗教場域也如雨後春筍,不斷被建造起來。以色列文物局和哭牆遺產基金會(the Western Wall Heritage Foundation)日前宣布,最近發現的一座宏偉建築,展示二千年前的猶太人生活。
考古學家發現,這座建於約二○至三○年的豪華建築,在當時可能是用來歡迎前往聖殿山的政要、精英分子,建築內有兩間氣勢宏偉的房間,甚至有自來水噴泉裝置。其中,挖出一座約七公尺長的「浸禮池(mikveh)」,是目前耶路撒冷現存最大;當時朝聖者必須透過自潔儀式,讓自己在潔淨狀態下進入聖殿,這自潔儀式需要沈浸在浸禮池完成。
哭牆遺產基金會主席伊利亞夫(Mordechai Soli Eliav)說,這些房間是猶太聖地哭牆觀光新路線之一,這些遺跡說明了,從哈斯蒙尼王朝至羅馬帝國時期,耶路撒冷猶太人生活的複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