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良好作息均衡飲食 可預防心理健康問題 |2021.06.15 語音朗讀 203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保持良好作息、均衡飲食,可維持心理健康。圖/freepik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新冠疫情已影響全球一年多,除了疾病本身帶來的症狀外,長期戴口罩、限制外出及因疫情而制定的相關禁令,也影響人們的心理健康。對此,研究發現,良好的睡眠、運動、飲食都能對心理健康帶來正面影響,睡眠品質也許較難控制、改善,那就從最好掌控的「飲食」做起,多吃綠色蔬菜和對大腦健康有益的莓果,皆能預防智力衰退。2019年新冠疫情大流行引起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以及相關的封鎖隔離、社交孤立、失業等問題,造成人民心理健康受到影響。根據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報告指出,人們焦慮症狀和2019年同期相比,2020年4月至6月的精神障礙和抑鬱症顯著增加。過去一年,有40.9%美國成年人至少有一種不良的心理或健康狀況,包括焦慮症、抑鬱症、與疫情相關的創傷和壓力障礙症(TSRD)、服用或增加藥物用量以控制新冠疫情所影響的壓力或情緒。研究顯示:睡眠、運動、飲食都會對心理健康有所影響根據活躍於科學、技術和醫學領域的Frontiers研究顯示,睡眠、運動、飲食都會影響心理健康。尤其睡眠品質是最影響抑鬱症狀和幸福感的指標,其次是睡眠量和運動,而飲食則是多吃蔬菜水果可以改善健康狀況。高品質的睡眠有助於心理健康。圖/Unsplash想要維持健康的心理狀態,最重要的就是擁有「高品質睡眠」。根據睡眠基金會(Sleep Foundation)報導,「高品質睡眠」包括30分鐘內入睡、通常一覺到天亮或醒來能在20分鐘內再度入睡、起床時感到精力充沛和恢復等等。如果無法擁有良好的睡眠品質,可以試著養成規律的入睡時間、避免接觸咖啡因、尼古丁等會干擾睡眠的化學物質,或是建立一套屬於自己的睡前程序。睡眠專家表示:「有規律的作息不僅可以增加每晚的睡眠量,還能提高睡眠品質。」糖、咖啡因應減少攝取 多補充綠色蔬菜和莓果有些食物已被證明會對情緒和心理健康帶來負面影響,像是和抑鬱症有關的糖,還有咖啡因會增加人們大腦分泌皮質醇(皮質醇有助於調節能量,在應付壓力中扮演重要角色,故又稱為壓力荷爾蒙),以及飽和脂肪含量高(肉類和奶製品)的飲食會增加大腦發炎,進而加劇抑鬱症。綠色多葉蔬菜富有的營養素,可幫助減緩認知能力下降。圖/Unsplash研究發現,每天吃4.8份蔬菜水果的幸福感最高,如低於2份則幸福感偏低。可以多選擇綠色、多葉的蔬菜,例如:菠菜、高麗菜、羽衣甘藍等蔬菜,這些蔬菜含有維生素K、葉酸、β-胡蘿蔔素和葉黃素等主要營養素,有助於減緩認知能力下降。大腦健康方面,「莓果」具有高抗氧化和抗炎的特性,並在莓果中發現的一種叫做花青素的特定黃酮類化合物,可以改善智力衰退,因為它具有穿越血腦屏障的能力,因此可選擇多吃藍莓、草莓、蔓越莓等莓果。莓果具有高抗氧化和抗炎,以及改善智力衰退的特性。圖/Unsplash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我們應當做好基本的預防措施,三級警戒在家防疫時,除了可以透過睡眠、運動和飲食來幫助自己維持在健康的心理狀態,也可以藉此精進自我和學習獨處,讓自身狀態更加良好。圖/freepik報導來源|The Beet. 前一篇文章 亞洲疫情 干擾全球航運和晶片供應鏈 下一篇文章 梅雨周末再降臨 雨量不輸前兩波 熱門新聞 01【詩】夏身2025.08.1502【何處不交朋友】 謝謝良醫2025.08.1103善念是財富 也是幸福之道2025.08.1004智利佛光山 祝福寶寶平安成長2025.08.1205【閃文集】黃金杯2025.08.1206佛光山佛館 台灣最強博物館2025.08.1307想念2025.08.1008【論愛談情】把愛說出口2025.08.1209盧秀燕訪澳 倡星雲大師五和2025.08.1110奇特而神祕的白化動物2025.08.1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日本投降80周年 總統未提抗戰惹議計畫型補助款刪減 卓盧交鋒核三公投 藍綠黨主席催票救災不力 卓揆鬆口內閣改組鄭麗君:爭取關稅不疊加盧秀燕訪澳 倡星雲大師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