攤販入景 歐洲名畫滿滿台味

曹麗蕙 |2021.06.14
2245觀看次
字級
藝術家盧昉作品〈文化大侵略〉、〈布魯哲爾夜景圖I:伯利恆的夜生活 〉。圖/多納藝術提供
藝術家盧昉作品〈文化大侵略〉、〈布魯哲爾夜景圖I:伯利恆的夜生活 〉。圖/多納藝術提供
藝術家盧昉於〈西門廣場〉作品前合影。 圖/多納藝術提供

【記者曹麗蕙專題報導】台灣士林夜市的攤販和車陣大舉進攻古羅馬神殿和競技場;道教王母娘娘端坐十五世紀聖堂的寶座上,與兩側的教士們都手持一杯珍奶;在歐洲十六世紀的農民婚禮中見到台灣辦桌的紅藍帆布與塑膠紅椅。藝術家盧昉擅將濃濃台灣味幽默融入歐洲知名古畫中,讓觀者在莞爾一笑中,反思東西文化差異,他笑說:「我是用古典繪畫技法,探討東西方文化的衝突與融合。」

盧昉四歲隨家人到美國,直到小學三年級才返台,台灣藝術大學畢業後,再赴西班牙攻讀繪畫與藝術修復,生命歷經多次漂泊,「我家族成員大多移民到美國了,我也在海外住了十一年,像是台灣的過客。」這樣的感受,也促使盧昉創作的核心主題,始終環繞著身分認同與東西方文化的差異。

展現卡漫風格

自我幽默嘲諷

二○○九年盧昉自西班牙返台時,台灣藝術圈正流行卡漫風,與他在西班牙所學的古典技法大相逕庭,「我就想能否用古畫修復的方式,表現卡漫風。」第一張〈大鼻子與他搶來的新娘〉,便嘗試挪用文藝復興時期畫家凡艾克的〈阿諾菲尼與他的新娘〉,然後把新郎改畫成大鼻子的自己,「我把自己畫得有點卡漫,放進古畫作品中,其實是想呈現剛回到台灣格格不入的感覺。」他道:「表面上像是我在惡搞古畫,但其實是用幽默的手法嘲諷自己。」

自此盧昉重新詮釋歐洲古典名畫,誕生了「出入古今」系列,開始穿越古今的東西對話,最初常見他的大鼻子身影現身古畫中;後來他愈來愈能適應、欣賞台灣生活,關注也從個人擴大到家族、台灣社會的觀察,進一步將台灣招牌、珍珠奶茶等元素,融入古畫裡。

盧昉大多挪用十五至十九世紀尼德蘭地區畫家,如布魯哲爾、凡艾克等人的作品,有別於網路上用電腦合成來KUSO古畫,「我完全是按部就班,材料、畫法都是古法繪製,再融入自己的創作。」例如他會先吸收畫家的用色美學、畫風筆觸,一筆一畫擬真重繪,「最後若我想在畫中加一部當代汽車,就會想像自己是該名畫家,會怎麼畫汽車」?

保留原畫氛圍 

改造工程浩大

難能可貴的是,盧昉的作品雖加入大量台味,卻都細膩保留古典大師原畫的氛圍,因此每幅大概都要費時八、九個月以上,是相當浩大的工程。

這次他在「Gallery 101」展出的「台北行走.城市印象」展中,就陳列多幅融入台北街景的作品,如〈文化大侵略〉源自法國藝術家Carle Vernet一七八九年名作〈埃米利烏斯.保盧斯的勝利〉,盧昉以士林夜市和車陣結合古羅馬神殿、競技場等布景,呈現古今穿越的衝突感,他本人還化身庶民將軍,騎「Ubike鐵馬」率領機車、公車、計程車,畫面趣味橫生。

〈西門廣場〉則將十八世紀畫作中高貴的腓特烈大帝,拉到西門廣場成為一名過客演奏的街頭藝人,玩味一種高低位的轉換;〈台北大違建〉則是結合布魯哲爾的〈興建巴別塔〉,把它搬到景美街景中,為台北留下一座紀念碑。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