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俄羅斯二十三日開始從烏克蘭邊境撤軍,兩國近幾周不斷加劇的緊張局勢稍獲緩解,烏國總統澤倫斯基也樂見俄國二十二日做出撤軍決定,但專家認為,俄國撤軍只是出於實用主義目的,並非向烏國遞出橄欖枝。
《華爾街日報》報導,俄國國防部命令部分軍隊開始自烏國邊境撤離,此舉可能有助於緩和與基輔跟西方的緊張關係,但俄國在這個動盪地區持續駐軍看來仍將令人高度緊張。
在俄烏兩國邊境沿線大規模集結部隊之際,俄國總統普亭二十一日警告對手,將對任何外國威脅做出迅速嚴厲的回應。
俄國國防部說,在克里米亞半島的演習中動用超過一萬名兵力與一千兩百輛左右的軍事車輛,並稱這是一次快速測試,旨在檢驗因應美國及其北約盟國「威脅性軍事活動」的備戰狀態。
俄國國防部官員二十二日表示,這些部隊將在五月一日前回到常駐基地,但已有數量不詳的部隊被部署到俄烏邊境附近進行演習,應對在當地由俄國支持的分離主義分子跟烏國軍隊之間的衝突。俄國國防部並未說這些軍隊何時會返回基地。
美國總統拜登曾呼籲俄國緩和緊張局勢,北約則稱俄國應終止軍隊集結。一名北約官員說:「任何俄羅斯降低緊張的動作,都將是重要且早就該做了。北約仍保持警戒。我們將繼續密切關注俄羅斯在烏克蘭境內和周邊地區的無理軍事集結。」
不過,親克里姆林宮的軍事專家柯羅欽科表示,俄國將再次「準備好在國家利益可能受到威脅的地方集中力量」,並指俄國撤軍不是在遞出橄欖枝,而是奉行合理的實用主義。
烏國國安顧問阿列斯托維奇則認為,普亭採取了「虛張聲勢」的戰略,旨在嚇唬北約與基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