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道場舉辦甘露灌頂三皈五戒典禮,禮請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主法,六百佛子歡喜合影。
圖╱人間社記者莊美昭
大眾以虔誠之心歡喜受戒,新戒授衣。圖╱人間社記者莊美昭
【人間社記者廖麗珠、謝濬帆台北報導】「恭喜大家成為正信佛教徒!」台北道場一日舉辦二○二一年甘露灌頂三皈五戒典禮,禮請佛光山寺住持心保和尚主持,向逾六百佛子祝賀,並期勉以三寶為身心的依靠,在人生修行道上,即有重要的方向與目標。
心保和尚開示指出,「戒」就是不侵犯別人,遵守規矩自己就平安,大家歡喜。在新冠病毒疫情期間,所學習到防疫方法,若能如實執行,正如佛教「持戒」精神相同,能讓自已安心,別人也就安全,這就是持戒積極的目的,所謂「戒住則僧住,僧住則法住」。
佛教生活化 受戒即修行
台北道場住持滿謙法師表示,佛光山是八宗兼弘的菩薩道場,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是各位佛子的皈依師父。大師一生弘揚人間佛教,即是佛說的、人要的、善美的、淨化的,崇尚尊重與包容,佛教生活化,生活佛教化。「戒」不是束縛,而是幫助修行的方法,如《華嚴經》所云:「戒為無上菩提本,長養一切諸善根。」
「我是佛!」滿謙法師勉勵所有與會者,在人格上要自我期許、自我尊重、自我肯定,「當和尚問能持否?應大聲應諾『我能持!』,這樣即是發大願心」。《涅槃經》云:「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在人生旅途中皈依三寶者有大功德,受持五戒者更是有龍天護佑。
信仰需要傳承,慧命方得延續,本次戒會的戒子年齡層跨度大,有滿月幼兒甘培昕由外婆帶來皈依三寶;游林雪敏帶領家人三代七人,她哽咽訴說先生遺願,要她持續護持星雲大師及佛光山,並帶領兒孫們皈依三寶,終於滿願。吳萬生多年來樂善布施,但對佛法並未多涉略,此次應善知識洪秀女引薦,夫妻及子女共四人受戒,他特別感謝佛光山,戒場莊嚴攝受人心,歡喜找到法身慧命之家。
眾因緣皆引 親近佛法僧
二年前,方淳珍因為先生往生佛事,與台北道場結緣,她感謝大師及佛光山,發願今後在菩提道上,得以更多的慈悲和謙遜心,承擔世間功課,她回憶先生對她說過:「一個人有堅強廣大的心願,則因緣雖遙,如風箏繫線在手,知其始終;一個人有通向究竟的心願,則圓滿雖遠,如地圖在手,知其路徑,終有抵達的一天。」
青年是佛教的生力軍,金門青年團鄭智文成為佛弟子後,最大的心願是將受戒的歡喜,帶回金門給家人及朋友。大慈佛光青年劉柏增在父母皆引下,歡喜受戒,未來以父母為榜樣,持續精進不退轉。
普門寺青年團劉欣宜,因觀賞《佛教靠我》影片,深受感動,景仰星雲大師為佛教付出,看到三皈五戒通啟,即報名參加。郭妍汝來自佛教家庭,來自台北佛光青年第二分團,此次複戒希望加深持戒力。張嫚原來自惠中青年團,她說「渴」字,是她對佛法的表示,自知成為一個佛教徒,當然要受持五戒,去年因為疫情停辦三皈五戒,今年肯定不能錯過,歡喜成為佛弟子。
自身學佛的教師林詩涵歡喜分享,她的學生從沒有基礎到慢慢親近佛學,甚至誠心誠意受戒,這是她最大的感動。此次帶領七位學生受戒,她喜悅地期許受戒學生,「下一步希望他們跟我一樣受菩薩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