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拖垮全球旅遊 2020年蒸發37兆

 |2021.01.30
1558觀看次
字級
秘魯 秘魯政府宣布,因出現第二波新冠疫情,印加古城馬丘比丘將再次關閉兩周。圖╱法新社
非洲 非洲森林是受新冠病毒打擊最嚴重的地區之一,生態旅遊因旅遊限制而停擺。圖╱新華社
法國 法國決定在格勒諾布爾附近的尚魯斯停止滑雪纜車運行。圖╱法新社
香港維多利亞港的傳董帆船,在港 府防阻第四波病毒的新措施之後,已 經靠岸停駛。 圖╱法新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聯合國世界觀光組織(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簡稱WTO)28日指出,新冠病毒危機造成全球旅遊業在2020年損失1.3兆美元(約新台幣37兆元),稱這是「旅遊史上最慘澹的一年」。

沒有煙囪的觀光旅遊產業,不僅環境汙染低,可以根留本土,創造大量就業機會,還能促進國民外交,提升經濟成長,更能往高附加價值服務前進。WTO在本世紀初期曾預測,2020年全球觀光人口將達到15億人次,會是「前所未有的高峰」。沒人想到疫情竟讓風雲變色。

各國旅行限制 眾多景點關閉

總部位於馬德里的WTO聲明表示,去年旅遊業營收損失相當於「2009年全球經濟危機時期所創紀錄的逾11倍」,並警告:「1億到1.2億個與旅遊業直接相關工作有可能不保。」因許多國家為限制新冠病毒傳播而頒布旅行限制,在全球眾多城市中,有計畫的旅行減少了80%至90%,由於旅行限制,世界各地的許多旅遊景點,如博物館,遊樂園和運動場館都已關閉。

2020年9月15日,WTO發布消息稱,新冠疫情導致全球旅遊業上半年損失4600億美元,國際遊客人數同比下降了65%,人數減少4.4億人次,損失是「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同類損失」的5倍左右。

聲明另指出,在2020年,國際遊客減少10億人次,亦即74%,首先遭到疫情衝擊的亞洲降幅最大。前往亞太地區的遊客人數大減84%,接著是非洲和中東減少75%,歐洲遊客減少70%,而美洲遊客則下降69%。

世界觀光組織表示,儘管疫苗的推出預計將在2021年「使旅遊慢慢正常化」,但「由於疫情大流行的不斷演變」,許多國家正重新祭出更嚴格的旅行限制,例如隔離、強制檢測和完全關閉邊境。

國際遊客人數上次呈現年度下滑是在2009年,當時全球經濟危機導致遊客數減少4%。日本國家旅遊局當時的數據顯示,2009年訪日外國遊客為679萬人次,同比減少156.1萬人次,減幅達18.7%,為2003年以來首次同比下降。國際金融危機、新型流感肆虐和日元升值是導致訪日外國遊客減少的主要原因。

危及森林保育 非洲尤其嚴重

聯合國森林論壇(United Nations Forum on Forests, UNFF)進行的另一項全球性評估證實,疫情大流行的衝擊已擴大到世界各地的森林。影響幅度各地區有所不同,衝擊面包括非法砍伐活動增加和森林保護機關的重要資金遭刪減。

森林覆蓋了地球約1/3的土地,為包括農村社區和原民部落等數百萬人提供生計,但評估報告警告,疫情讓這些社區更加脆弱。

根據報告,非洲森林是受新冠病毒打擊最嚴重的地區之一,森林管理活動被延後或取消,非法採伐增加,尤其是非洲東部和南部的生態旅遊皆因旅遊限制而停擺。森林復育趨緩,加拿大和美國,森林管理和研究工作受到干擾,導致工廠關閉和生產停頓,進而影響生計。

「聯合國森林論壇是第一個評估疫情對森林衝擊的政府間機構,」該論壇祕書處負責人崔佩爾科夫(Alexander Trepelkov)說:「此舉將能確認對森林的投資,如何幫助各國從疫情中復甦,同時轉往更公平和永續的未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