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不浪費掃光剩飯剩菜 吃出高血脂 |2021.01.26 語音朗讀 285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示意圖,南投有名家庭主婦為了不浪費飯菜,每天都會吃完,卻吃出高血脂。圖/Unsplash 【本報南投訊】許多媽媽都會擔心飯菜剩下,因此都會努力把飯菜吃光,有名40歲的林姓家庭主婦,每天都這樣做,導致BMI(身體質量指數)逼近27,最近健康檢查,三酸甘油酯超標高達480mg/dl,總膽固醇也高達262mg/dl。醫師表示,除了家族史跟體重會影響血脂,飲食習慣是導致高血脂的關鍵。南投醫院中醫科醫師賴卉蓮指出,血脂是血清裡脂肪的簡稱,主要包括總膽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和三酸甘油酯(或稱中性脂肪,TG)。膽固醇是製造身體細胞膜的重要材料,和協助製造荷爾蒙的原料之一,三酸甘油脂則是維持身體所需的營養與能量。臨床上,當抽血報告呈現,「總膽固醇大於200、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大於130、三酸甘油脂大於200、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小於40」,就符合高血脂症。圖/Unsplash國民健康署對預防高血脂,建議定期健檢、飲食均衡、適度運動等良好之生活習慣。一旦已診斷為高血脂症,除了改變既有生活習慣,目前西醫而言,最有效的降血脂藥物是史達汀類(Statins),研究顯示可降低血中膽固醇,減少心肌梗塞、中風、甚至死亡的風險,常見副作用為肌肉痛、肝功能異常。賴卉蓮說,高血脂症屬「痰濁瘀滯」範疇,多因飲食不節、過食肥甘厚味,導致脾的運化功能失調,痰濁內積;常以健脾化痰、調補肝腎、活血化瘀法治療,臨床上常用的中藥包括山楂、澤瀉、丹參、決明子等。圖/Unsplash近年有研究指出紅麴發酵過程中產生的代謝產物中有一種還原酵素抑制劑紅麴菌素 (monacolin K),可減少膽固醇合成。紅麴入藥,可協助高血脂患者穩定數值。高血脂患者除了遵從醫囑,規律返診,應養成良好生活作息及飲食習慣,都有助於改善高血脂。 前一篇文章 升級疫苗普及計畫 拜登:目標每天150萬人接種 下一篇文章 美國現首例 巴西變種新冠病毒案例 熱門新聞 01【詩】蠟燭2025.09.1202【詩】走過康橋2025.09.1103東禪寺供僧 信眾護教行菩薩道2025.09.1104企業精英喜獲《365日》 願傳播善美能量2025.09.1005YT創3.25億次點閱 網紅貓過世2025.09.1006佛光山甘露遍灑南監 啟蒙收容人孝親報恩2025.09.1107【小品人間】寧靜海2025.09.1108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與文人 3-22025.09.1009嚮往佛光山 佛州橘郡郡長參訪佛館2025.09.1110巴西佛光童軍露營 烹煮搭帳自己來2025.09.1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今年經濟成長率 國泰金上修至4.5% 航太國防展 將聚焦無人機財劃法爭議 卓揆籲修法解決總統:對等尊嚴 台願與陸交流總統:在野修財劃法 鑄大錯16縣市爭補助款 盼比修法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