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民眾都在密切關注美國大選。圖為香港一路人經過正在播放美國總統大選報導的螢幕。圖/美聯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總統大選進入法律挑戰延長賽,全球無不矚目,從歐盟到競爭國俄羅斯、中國大陸,乃至死敵伊朗,三日莫不密切觀察選情,並琢磨接下來對美國的外交政策;德國國會外交委員會主席洛特根表示,仇恨已打進美國政治體制,不再有中心,只剩極化。
法國《世界報》(Le Monde)頭版標題寫道,「川普與拜登,美國自我分裂」,總結法國對美國大選的看法。
英國主要的左傾媒體《衛報》(The Guardian)專欄作家瑪麗娜.海德(Marina Hyde)寫道,「好了,美國,現在到底發生什麼事?」她接著自答表示,「不排除任何可能,除了樂觀之外。」
《華盛頓郵報》報導,俄羅斯巴不得川普連任,由親克里姆林宮媒體就可窺知;俄媒強調美國民主體制傷痕累累,選後可能爆發暴力事件,甚至擴大成打內戰。
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Ayatollah Ali Khamenei)表示,美國選舉結果與伊朗外交政策無關;他揶揄川普預測選舉會有舞弊的說法,認為「這足以顯示美國社會內部所謂自由民主體制的醜陋面」。
歐洲多國極不喜歡川普,有人希望跨大西洋關係可以重來,另些人則對撕裂的美國政治憂心忡忡。歐洲領袖私下表示,正加緊為世局不定預做準備。長年槓上川普的倫敦市長沙迪克汗(Sadiq Khan)發推特貼文,表示支持拜登。
加媒:第二愛看的運動賽事
三分之二人口住在距美國邊境六十哩內地區的加拿大,不管是民眾或國會議員都緊盯「加拿大廣播公司」(CBC)報導,CBC把美國大選形容為「第二愛看的運動賽事」。
印尼建國比娜大學(Binus University))際關係學教授卡里姆(Moch Faisal Karim)說:「有點像世界杯決賽。」
美國選舉消息主宰了中國社群媒體,很多專家預測,拜登若勝選,美中外交關係能暫獲喘息,但另些則對兩國長期關係表示悲觀。
對香港某些力挺民主人士來說,川普已然變成反抗中國壓迫的象徵;而在台灣,好些人憂心拜登在安撫中國大陸方面會做得太過。
南韓幾乎所有主要媒體都透過網站上橫幅大標題即時回報美選最新開票情況,部分有線電視台也持續報導美選分析,使這次大選成了南韓人記憶中,近代最受矚目的美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