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2期水稻拉警報 病蟲害攀升 |2020.09.16 語音朗讀 136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褐飛蝨成蟲。圖/台中農改場提供 【本報台中訊】彰化、南投及台中三縣市水稻陸續進入幼穗形成期至孕穗期,農委會台中農改場調查發現,特定通風較差田區的稻叢,有稻細蟎及褐飛蝨聚集危害,且監測數據顯示二化螟成蛾數量有攀升的趨勢,提醒農民須盡早防範。台中農改場表示,正確的施藥時機是病蟲害防治成敗的關鍵。稻細蟎棲息於水稻葉鞘內,隨水稻生育向上遷移危害,並可藉由風力傳播,除造成水稻生育受阻,更會傳播葉鞘腐敗病孢子,使得水稻葉鞘出現褐色病斑、抽穗異常、穀粒褐化及不稔實等病變。台中農改場表示,褐飛蝨的成、幼蟲則偏好成群聚集水稻基部及中段吸取稻液危害,受害輕者基葉黃化,重者全株枯萎、倒伏,造成「蝨燒」現象。圖說:稻細蟎為害造成穀粒褐化及不稔。圖/台中農改場提供因此農民可檢視稻叢基部,若發現每叢水稻的飛蝨數量達5隻時,應即刻進行防治。此外,二化螟成蛾大量發生7至10天後,初孵化幼蟲鑽入稻株葉鞘取食,為防治二化螟的關鍵時間,若延誤施藥,幼蟲蛀入莖桿危害,將出現白穗症狀。農委會台中農改場副研究員廖君達說,稻細蟎需在孕穗期前進行防治,農民可選用4%培丹粒劑、6%培丹粒劑或9%培丹粒劑進行防治。至於對於褐飛蝨的防治,農民可選用下列藥劑進行防治,包括:10% 氟尼胺水分散性粒劑 2000 倍、10% 賽速安水溶性粒劑4000倍、16%可尼丁水溶性粒劑3000倍、25%派滅淨可濕性粉劑1500倍或20%達特南水溶性粒劑3000 倍等。有關二化螟防治藥劑,可選用6%培丹粒劑、50%撲滅松乳劑1000倍或50%培丹水溶性粉劑1000倍等。圖說:二化螟成蛾。圖/台中農改場提供 前一篇文章 紅霞颱風生成 周六變天鋒面到 下一篇文章 美西野火霧霾 飄到東部紐約、華府 熱門新聞 01【生活課題】 建立無血緣家人關懷網2025.07.0302拍戲受前輩啟發 體悟堅持2025.07.0103木衛一火山頻爆發 謎團解開了2025.07.0604雲梯2025.07.0105母雞誤闖雞翅餐廳 動保組織搶救2025.07.0206佛光山體系首位選秀榜眼 張育豪獲悍將指名2025.07.0107【寶島紀事】家族情懷與地方文化──探訪林園古厝群(上)2025.07.0108如是說2025.07.0209【詩】覺有情2025.07.02105根還是6根手指?2025.07.0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星雲大師如是說】處事禪心【星雲大師如是說】人間佛教【星雲大師如是說】正信之美【星雲大師如是說】輪轉相繼【星雲大師如是說】有情的層次【星雲大師如是說】六忍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