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來人助單親媽 默默行善半世紀 江俊亮 |2020.09.12 語音朗讀 343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關懷活動中,陳楊麗蓉(右)陪著單親媽媽掉淚。圖╱記者江俊亮 陳楊麗蓉(前中)為單親媽媽打氣。圖╱記者江俊亮 陳楊麗蓉與夫婿的結婚照。 圖╱陳楊麗蓉提供 【記者江俊亮專題報導】家住台南新營的八十五歲阿嬤陳楊麗蓉,二十六歲時喪偶,獨力撫養兩名幼女長大,因深知單親母親的辛苦,四十九年來每逢亡夫忌日,就捐款協助跟她一樣命運的寡母,至今捐助金額超過千萬元,共協助五百二十八名單親媽媽度過難關。陳楊麗蓉出生於日本時代晚期,父親楊益是前台南縣下營鄉鄉長,母親楊王雪華是當年下營鄉唯一的「產婆」(助產士)。她的少女時代,日子過得無憂無慮。十九歲那年,父母親就為她決定終身大事,將她許配給家裡開工廠的丈夫陳緄和。「第一次看到尪婿,是在訂婚的時候!」陳楊麗蓉幽幽地說,大她兩歲的丈夫是個老實人,沒想到兩人結婚後不到半年,去金門當兵的丈夫在操演時意外重創頭部,雖然撿回一命,但後來又罹患尿毒症。一九六一年九月二日清晨,二十八歲的陳緄和撒手人寰,「只留下一個皮夾,以及兩個年幼的女兒」。當時長女六歲、小女兒才三歲,陳楊麗蓉回憶:「我幾乎天天從早哭到晚,直到生活過不下去了,才跑去丈夫的屋瓦廠工作。」但因為屋瓦廠合股的其他股東決定拆夥,陳楊麗蓉變賣嫁妝、借錢頂下工廠,每天跟工人一起拌水泥、做屋瓦,烈日將她晒得像黑人,連客戶都差點認不出她是「頭家娘」。「單親媽媽每天面臨的除了生活壓力,還有鄰里間的蜚短流長!」但再多的苦水也只能往肚裡吞,所謂「為母則強」,就算她被水泥攪拌機刮傷小腿,回家後也能單腳站著煮飯;工廠忙時,帶女兒到工廠趁空陪寫功課,還好她們很聽話。接手工廠不到半年,一九六四年一月十八日晚上,南台灣發生「白河大地震」,災後屋瓦需求量非常大、價格飆漲,原本一塊賣二元,被哄抬到十幾、二十元,也因此造就許多屋瓦業者大發利市。「白河大地震」災後 幫助貧苦家庭但心地善良的陳楊麗蓉,反而主動降價,甚至免費提供給貧苦家庭,也因為她發心善行,屋瓦生意漸漸打穩基礎,做出口碑,每當有了盈餘,她便將多餘的錢幫助更需要的人。由於深知寡母辛酸,家境改善後,陳楊麗蓉發願要在每年農曆七月二十三日,也就是丈夫忌日當天,捐款幫助跟她有同樣遭遇的婦女,並自一九七二年開始付諸行動。陳楊麗蓉默默行善的事蹟,被台南縣家扶中心社工員周明泉得知後,一九八一年寫了一封溫馨的感謝信給她,鼓勵她公開。但是陳楊麗蓉仍持續她的低調行善,直到十二年後才開始與受助者見面,為單親寡母打氣。周明泉表示,陳楊麗蓉勤儉持家,每次去拜訪她,都看到她只用扇子驅暑,她說:「窮可以窮自己,不能再讓單親寡母受苦!」成立「寒梅基金會」 讓寡母有依靠嘉義家扶中心主委黃國芳也說,陳楊麗蓉每年都捐數十萬元關懷單親寡母,是他心目中的大菩薩。他原本想請陳楊麗蓉阿嬤到餐廳辦關懷活動,但是阿嬤一直說「這個錢要存下來幫助單親媽媽!」可見她的慈悲心腸。十幾年前她還捐一千萬元成立「寒梅基金會」,讓面臨困境的寡母有個依靠。「單親媽媽需要更多的支持,只要我走得動、我就會繼續做下去!」儘管單親路上充滿孤寂與坎坷,但陳楊麗蓉相信只要「寒梅們」互相取暖、擦乾眼淚、保持樂觀與勇敢,「不管暗暝多長,天總是攏會光!」 前一篇文章 首位產婦染疫 寶寶居家隔離 寫國內最年幼紀錄 下一篇文章 氣候變遷+熱島效應 強降雨雖頻仍 水庫仍然喊渴 熱門新聞 01【生活課題】 建立無血緣家人關懷網2025.07.0302課徵糖稅、糖捐 逾7成民眾支持2025.06.3003拍戲受前輩啟發 體悟堅持2025.07.0104蘭陽別院閱讀研討會 愛書人研討生死關懷2025.06.3005台北.信義 摩天映照繁華景 古道穿林影入亭2025.06.3006雲梯2025.07.0107佛光山體系首位選秀榜眼 張育豪獲悍將指名2025.07.0108【寶島紀事】家族情懷與地方文化──探訪林園古厝群(上)2025.07.0109迎接加拿大國慶日 佛光人贈物資送暖2025.06.3010【詩】覺有情2025.07.0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輕颱丹娜絲今明風雨最大 6縣市今停班課 住星際旅館 神遊外太空海上機器人 乘風破浪收海廢跨界藝術 蟲蟲變身創意秀重症兒夏營 療癒從歡笑開始 作者其他文章台南夜市吉祥物 夜奇鴨亮相井仔腳瓦盤鹽田 賞夕陽高跟鞋教堂 玩美一夏龍宮瀑布 清涼來襲「喘息咖啡」 讓照顧者放鬆雨打阿勃勒 飄散黃金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