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昨天舉行臨時記者會,澄清國內絕對不會使用萊克多巴胺,是為了提升國內豬肉的競爭力,也給民眾食用不含萊劑豬肉的選擇。圖/潘俊宏
【本報台北訊】開放含萊克多巴胺的美國豬健康疑慮不斷,有食安專家認為,國人吃豬內臟的量較國外高很多,建議比照美牛,僅開放肌肉部位。衛福部長陳時中昨天表示,目前規畫開放全豬,食品中的安全只是其中一項,好吃與競爭力也是重點。
若是進口含萊劑的美國豬後,與國產豬肉混用,雖然食藥署已規定皆須標示產地,但學者也質疑是否有檢驗方法可以分出是否混用,進而稽查未標示或是標示不實的肉品。
陳時中表示,有混用就要標示,不論是國產或美國豬都要標,目前是標到產地、屠宰地。至於如何檢驗,一是一貫標準的查驗流程,從原廠查廠開始,到輸出國經獸醫師認證、檢疫證明出允許出口的文件,到邊境查驗查萊劑超標情況,再到後市場抽查。
二是後市場管理抽查部分,除抽查標示是否完整,另外,若有食安疑慮也會從源頭管理,看產銷配置到哪些工廠,雙向進行管理。但未來若是標示不實是否重罰,陳時中則表示,「重罰沒有想到」,但如何罰得確實才是政府要做的。
如何標示 全省跑透透作示範
但是對於示範區、標示怎麼做,陳時中表示,講起來簡單做起來困難,有的場域如何標示兼顧消費者權益,初期會進行類似「全省跑透透」的方式,在各種不同類型市場、販賣點、加工廠,都去示範、教育,讓大家檢視不完整的地方,滾動檢討,希望在明年一月一日前做好完善規畫。
至於開放部位,陳時中則表示,美豬二、三十年前就進到台灣來,後來才停掉萊劑豬,這次則規畫開放全豬。他說,國人目前食用豬肉約九十幾萬公噸,自美進口約一萬公噸,且美國養豬戶中,約兩成用萊克多巴胺,「比例、數字相對都低」。
陳時中也強調,食品中的安全只是其中一項,好吃與競爭力也很重要,台灣豬肉不用萊劑也很好吃,「安全是一個基本」,這是我們的競爭力。
調整預告文字 國內禁用萊劑
另外,精神科醫師蘇偉碩提到,長期低劑量接觸萊克多巴胺更危險,不僅影響生殖力、癌症轉移風險提高,思覺失調症等精神疾病加重,目前美國還有孕婦食用瘦肉精生出自閉症孩子的訴訟在進行中。對此,陳時中表示,任何東西只要長期過量刺激,相信都會造成風險,所以也要宣導民眾均衡飲食、運動,來保護自己。
農委會日前預告修正公告,豬隻使用的萊劑飼料添加物不禁止製造、輸入等,遭質疑連帶開放國內養豬使用萊劑。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昨天表示將調整預告文字,明確規範僅國外豬隻可用萊劑,國內全面禁用,未來也不會發放相關藥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