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新竹訊】清華大學材料系教授陳學仕領導研究團隊,用鹽水為量子點材料「包膜」,抵抗水、氧侵蝕,還能均勻地用噴墨列印出比砂粒還小的微米級LED,印在塑膠膜上,可造出各式可彎折的高解析手機等電子設備螢幕,研發成果登上《美國化學學會應用材料與界面》期刊封面,並已申請美國及台灣專利。
清大指出,為造出更高解析、高亮度、超輕薄、可彎曲、壽命長的顯示器,以應用在擴增實境(AR)、虛擬實境(VR)眼鏡、手表等穿戴式電子設備螢幕,各手機、面板大廠無不投入巨資研發微米級LED,來取代目前的OLED,但要把上百萬顆尺寸在100微米以下的微型LED排列在基板上,牽涉到最困難的「巨量轉移」技術。
想出為量子點「泡鹽水」點子的是研究團隊成員清大材料所博士何士融說,加了鹽水就可噴出小至3.7微米的液滴,大約只有頭髮直徑的二十分之一,解析度更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