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天問一號 火星探測開始

 |2020.07.24
1347觀看次
字級
二十三日中午,大陸用長征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天問一號探測器。圖/中新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近年在經濟、科技、軍事與外交等領域不斷較勁的中美雙方,又出現新戰場;兩國近日陸續啟動火星探測任務。二十三日中午,大陸在海南文昌發射場,用長征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天問一號探測器,此次火星探測是大陸行星探測首次任務,將一次實現「環繞、著陸、巡視」三個目標,這是其他國家第一次實施火星探測時,從未挑戰過的目標。

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二○二○火星任務」,則預定三十日啟程,此行將出動迄今最精密的行星探測機。「毅力號」(Perseverance)探測車著陸後,將放下火星直升機「機智號」(Ingenuity),讓它飛上火星天空進行探索,創下人造飛行器首度在另一個星球升空的壯舉,中美雙方的探測器均可能在二○二一年二月到達火星。

據新華社報導,大陸長征火箭飛行約二千一百六十七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天問一號開啟火星探測之旅。它將在飛行約七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煞車」,準確找到火星,進入環繞火星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

美國毅力號

預定本月30日啟程

這次火星探測的工程目標,是準確找到火星、進入╲下降╲著陸、長期自主管理、遠距離測控通信、火星表面巡視等關鍵技術,實現火星環繞和巡視探測,獲取火星探測科學數據,火星探測車最引人矚目的就是豎立在前端的桅桿,頂端的方形設備就像機器人的腦袋,而頂端的方形盒子,就是探測車的「眼睛」,有幫助避開障礙來實施前行即時探測的全景相機,還有識別礦物質成分的多光譜相機。在探測車上,還裝有四個「大翅膀」,這正是太陽能電池板。除此之外,火星車還配有探測雷達、磁場探測儀和氣象測量儀。

天問一號主要是實現對火星形貌與地質構造特徵、火星表面土壤特徵與水冰分布、火星表面物質組成、火星大氣電離層及表面氣候與環境特徵、火星物理場與內部結構等研究。

同時,中國火星探測是一個開放性科學平台,包括港澳大學等多個研究機構參與研製,也與歐洲太空局、法國、奧地利、阿根廷等國家和組織展開合作。

人造飛行器

首在其他行星飛行

美國毅力號將攜帶科學儀器和機智號,在傑澤羅隕石坑(Jezero crater)降落。當地曾是三角州,也是火星保存最完整的湖泊環境地貌。科學家相信,傑澤羅隕石坑富含泥灰碳酸鹽和矽土,指向三十億年前曾有適合生命存在的中性或鹼性水,土壤岩石中可能含有古微生物的遺跡。

觀看NASA模擬影片發現,如一切順利,毅力號會把搭載於機體下方的機智號放到火星地表,讓它啟動旋翼,飛上火星的紅色天空。

加州理工學院行星科學教授艾爾曼(Bethany Ehlmann)指出,機智號是整個任務最讓人激動的環節之一,不僅是人造飛行器首度在其他行星飛行,更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探索工具。NASA推進實驗室(JPL)選在加州理工學院打造機智號,研發小組更為此蓋出一個大型真空室,盡可能模擬火星的環境,確保一到目的地就能派上用場。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