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身為全球頂級的消費性電子廠商,蘋果自認對降低環境影響肩負一份責任。為阻止漸趨惡化的氣候變遷,蘋果二十一日宣布將在二○三○年使整體供應鏈達到碳中和,屆時消費者手中的每一部iPhone、iPad等蘋果裝置,生產過程淨碳排放量皆為零。
根據蘋果發布的《二○二○年環境進度報告》中,他們計畫在二○三○年前降低產品製造過程百分之七十五的碳排放,再透過植樹、復育熱帶草原等方式,抵銷剩餘百分之二十五的碳排放。簡言之,蘋果在達成碳中和的計畫,主要分為「減碳」與「除碳」兩個面向。藉由這項計畫,蘋果聲稱他們將比政府氣候委員會(IPCC)訂定的二○五○年願景,提早二十年達成淨碳排放量為零的目標。
早在二○一八年時,蘋果就已宣布全球設施包括辦公室、門市、資料中心等,達成全面採用可再生能源的里程碑。然而蘋果百分之七十四的碳排放源自生產過程,也就是其龐大的供應鏈中。
多年來,蘋果不斷鼓勵供應商使用綠電為他們製造產品,按照《供應商綠能計畫》揭露,目前已有七十一間供應商允諾使用百分之一百綠電生產蘋果設備,其中有二十八間是在二○一九年加入計畫。使用綠電的供應商名單中也不乏台灣供應鏈,包括台積電、和碩、日月光、緯創、可成、仁寶等知名業者。蘋果表示,藉由這些供應商的響應,他們估計每年可減少七十七點九萬公噸的碳排放。
至於減碳方面,蘋果宣稱將與保護國際基金會合作,建立一項新基金協助復育各地的森林、溼地與草原。就較近期的措施而言,則已經投入復育哥倫比亞沿海的紅樹林,以及肯亞的熱帶草原。透過植樹、造林的方法抵銷碳排放,已是廣受當今企業使用的減碳作法,不過根據《紐約時報》報導,美利堅大學除碳政策法規研究所共同負責人西蒙.尼克森(Simon Nicholson)強調,「藏碳於林」一兩年無法發揮減碳功能,須長時間執行,甚至維持數百年之久。
換句話說,假如復育森林沒多久又被破壞、焚燒,那麼儲存在植物中的碳很快又會回到大氣之中。但蘋果的行動依舊顯示科技巨頭已愈發重視環境議題。
蘋果環境、政策與社會措施副總裁傑克森(Lisa Jackson)表示:「我們為自己的環保旅程和秉持雄心大志對未來設下的路線圖感到自豪。系統性的種族主義和氣候變遷不是各自獨立的議題,不能倚靠個別的解決方案獲得結果。我們這個世代有機會來協助建立一個更環保、更公正的經濟,在這裡,我們能發展全新的產業,為下一代營造出一個值得稱為家園的星球。」
無獨有偶,除了蘋果之外,微軟本周也揭示在二○三○年實現「負碳排放」的願景、二○五○年除去公司成立以來所有的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