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年古村 世代護魚共生傳佳話

 |2020.07.22
1851觀看次
字級
小男孩餵食鯉魚。圖╱新華社

【本報綜合報導】在中國大陸福建省周寧縣浦源村,一條清溪自西向東從村中穿流而過,溪中自在悠遊著各色鯉魚,故而得名鯉魚溪。村民世代護魚、不捕不食,書寫了人護魚生、魚助人興的人魚佳話。

浦源村的鯉魚溪,源於海拔1448公尺的紫雲山麓,匯數十條山澗清泉奔流而下,峰迴水轉,全長約3000公尺,其中800公尺流經浦源村古村落,至浦源村口水勢頓減,五彎六曲穿村緩流而過。


圖說:鯉魚溪景區位於福建省周寧縣浦源村,一條清溪自西向東從村中穿流而過,溪中自在悠游著各色鯉魚,故而得名鯉魚溪。圖╱中新社

鯉魚溪至今已有800年歷史,相傳在南宋末年,鄭氏先祖肇基於九曲溪畔,為保溪水飲用安全,在溪中放養鯉魚,久之,人魚情篤、生息與共,愛魚護魚蔚然成風,特訂立村規民約:人在魚在、誓死護魚、不捕不食、世代相傳。及至後來,村民為死去的鯉魚專門建造了魚冢,演繹出獨特的魚祭習俗。


圖說:鯉魚溪景區位於福建省周寧縣浦源村的村民,為死去的鯉魚專門建造了魚冢,演繹出獨特的魚祭習俗。圖╱中新社

如今,依然有數千尾鯉魚在溪中暢遊,與岸上的明清古民居相映成趣。浦源村良好的生態環境為魚兒提供了絕佳的生存棲息地。魚兒聞人聲而來,見人影而聚,人們則不時向魚兒投餵食物,人魚互動,其樂融融。


圖說:遊客在鯉魚溪景區參觀遊玩。圖╱中新社

鯉魚溪獨特的人魚共生,成就了鯉魚自然生態保護區,也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典範。大陸更將〈奇妙的鯉魚溪〉一文,列入小學課文中,教誨孩子。2008年,以魚冢、魚葬、魚祭文──三個世界唯一,列入金氏紀錄中。


圖說:鯉魚溪景區位於福建省周寧縣浦源村,800餘年來,浦源村民與溪中鯉魚和諧相處,書寫了人護魚生、魚助人興的人魚佳話。圖╱中新社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