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軍總醫院中暑防治中心主任朱柏齡實測防中暑妙計,對撐傘在大太陽下走路最有感,鼓勵男女老少響應。圖/取自朱柏齡臉書
【本報台北訊】台灣熱成熟蕃薯,今天台北測站中午12時9分出現37.7度高溫,雲林縣雲林分場中午12時29分也有37.1度,熱傷害就診人數更屢創新高。三軍總醫院中暑防治中心主任朱柏齡實測多種防中暑妙計,對撐傘在大太陽下走路最有感,鼓勵男女老少響應。
今年7月短短10天,熱傷害至急診就診人次高達190人次,創下4年新高。
大熱天預防中暑最重要的是選對時間外出,朱柏齡表示,民眾應減少於上午10時至下午4時在外逗留時間,因為小孩體溫上升速度是大人的2至4倍,尤其應該避免推娃娃車在外逗留太久。
除了小孩怕熱,毛小孩也可能會在大太陽底下中暑或足掌燙傷,朱柏齡呼籲飼主,千萬不要在大熱天遛狗,若要帶毛小孩出門,建議使用有遮蓋的寵物娃娃車。朱柏齡也再次提醒,爸媽們千萬別將小孩或寵物獨自留在未開冷氣的車內,避免幼童熱傷害,甚至在車內中暑死亡。
民眾若必須在白天外出,朱柏齡建議可準備避暑三大法寶「太陽眼鏡、寬邊帽及陽傘」,出外戴太陽眼鏡可保護眼睛,預防白內障,朱柏齡尤其推薦撐傘,約可降體感溫度5度,朱柏齡第一次撐傘在大太陽下走路,同樣走半小時,直呼撐傘真的差很多,感覺涼快多了。

圖說:預防熱傷害最重要的就是「多喝白開水」。圖/unsplash
朱柏齡一向鼓勵男性也應該撐傘避暑,如果男生不敢拿亮色的傘,朱柏齡說,「暗色傘遮陽效果較好」;另外,噴水或防疫酒精在皮膚,水分蒸發後可降溫。
朱柏齡也提醒,預防熱傷害最重要的就是「多喝白開水」勿等到口渴再喝,跑步時每15-20分鐘喝250至300 cc,走路時每30分鐘喝,也要補充250至300CC水分;戶外工作者須根據氣溫增加休息及喝水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