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亞也飽受蝗蟲災害之苦。
圖╱法新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蝗蟲大軍目前正越過南美洲阿根廷,距離巴西南部南大河州(Rio Grande do Sul)以西的巴拉多瓜拉伊市(Barra do Quarai)約一百三十公里。氣象學家指出,未來幾天的天氣將決定蝗蟲雲是否入侵巴西。
巴西政府指出,南大河州西部地帶正在密切關注蝗蟲雲的移動情況,以及未來幾天的天氣變化;若蝗蟲大軍抵達巴西,農業部考慮使用農業飛機來控制蟲害。
目前巴西擁有世界第二大農業航空機隊,共有二千二百八十架飛機,其中四百二十六架在南部。
巴西農業部已要求聯邦農業監督局和農業保護局對農作物進行監測,並引導農民,特別是南大河州的農民,在蝗蟲雲抵達巴西時,採取可能的蟲害控制措施。
上個世紀 阿根廷農產受害慘重
農業部二十三日發布聲明強調,巴西植物檢疫當局亦透過植物健康委員會蝗蟲技術小組(Cosave)與阿根廷、玻利維亞和巴拉圭當局保持密切聯繫。
蝗蟲是一種遷徙害蟲,喜食樹薯、玉米和甘蔗,每天飛行距離可長達一百五十公里。根據阿根廷農業部報告,目前正越過南美洲的蝗蟲物種隸屬於刺胸蝗亞科,一九六○年代對阿根廷的農業生產造成嚴重損害,被指為是一種「鮮為人知的害蟲」。二○一五、二○一七、二○一九年一再襲擊阿根廷。
巴西農業部指出,這類蝗蟲自十九世紀以來,就曾在巴西出現,直到一九三○年及一九四○年代對巴西南部地區的水稻作物,造成巨大損失,但之後就未再出現蝗蟲雲。
全球1成人口糧食安全 受到威脅
蝗蟲是地球上的主要害蟲之一,威脅著農業生產和全球十分之一人口的糧食安全。常見於非洲和中東地區的沙漠蝗(Schistocercagregaria),是蝗蟲中最具危害性的種類,因其食量大且能長途遷移而極具破壞性。
除了沙漠蝗,還有十多種沙漠蝗屬(Schistocerca)的蝗蟲也在危害著全球其他大洲。 二○一六至二○一七年,阿根廷和玻利維亞經歷了近六十年來的首次南美蝗蟲(S.cancellata)大爆發,而原先僅見於墨西哥的中美蝗蟲(S.piceifrons)如今也開始威脅著中美洲的其他國家。
全球目前有七種蝗蟲,在非洲發生的蝗蟲屬非洲沙漠蝗,中國大陸境內常見的有:東亞飛蝗、亞洲飛蝗和西藏飛蝗三種。
蝗災的發生與蝗蟲本身生物學習性關係非常密切,也與當地氣候、生態環境有關,具遷徙性的害蟲繁殖力極強,一旦發生,由於生產密度異常巨大,數量常在幾億甚至幾十億間,食性雜,目前尚無有效的防治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