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工發生職災,除了立即就診醫治,不少人還要經歷後續的職能復健及心理適應過程。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台商生產線轉移、半導體相關供應鏈持續擴廠,帶動鋼構需求,但鋼鐵廠趕出貨,也造成今年上半年重大職災頻傳,已造成七人死亡。勞動部昨天表示,下半年將加強對五百五十六家鋼鐵業勞動檢查,並將勞檢場次將提高一倍,原規畫六百場次增加至一千二百場次,查察作業現場各項設施缺失,呼籲鋼鐵產業落實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避免再釀災。
勞動部職安署職業安全組組長李文進表示,鋼鐵製造包括冶煉、鑄造、軋延、擠型及伸線等製程,易發生火災、物體飛落、被撞、切割捲夾及物體倒塌等災害,具高危害性。上半年鋼鐵業勞檢目前已實施五百一十七場次,原預定下半年六百場次,現預備提高勞檢強度至一千二百場次,目標是讓下半年鋼鐵業職災案件數歸零。
違者嚴懲
停工罰30萬元
勞動部強調,針對有違反事項者,即從嚴處以停工及罰鍰三到三十萬元,並追究管理階層相關責任,藉以督促事業單位落實廠場防災工作,確保勞工安全及健康。
此外,針對屢次發生重大職業災害或長期漠視職業安全衛生的事業單位,列為高職災及高危險廠場,派員實施抽查及增加檢查密度。
勞工發生職災,除了立即醫治,不少人還要經歷後續的職能復健及心理適應過程。勞動部每年補助事業單位及相關團體,辦理職災勞工職業重建事項,協助勞工盡速返回工作崗位。勞工可以到有協助職場復健、心理輔導及社會適應的相關專業機構尋求協助,這些單位事後向勞動部申請補助,職災勞工完全免費。
勞動部除了建立職業傷病防治中心網絡,與大型醫學醫院及各縣市區域合作,讓發生職災及職業病的勞工得到專業治療外,若需進一步物理治療,或是強化工作能力,也有相關專業機構可銜接。
職災勞工
復工率達8成
目前只要醫學機構及專業團體提出補助計畫,勞動部就會補助醫療機構辦理職災勞工職業重建服務,提供職災勞工工作能力評估及強化等項目,針對職災勞工狀況及需求提供即時、適切的幫助。勞動部統計,透過上述專業機構後續協助復健及心理適應等協助的職災勞工,返回工作比率高達八成。
從二○一七年以來,勞動部近三年,每年平均補助二十四個單位辦理工作能力評估及強化、心理輔導及社會適應、職務再設計及職業輔導評量等,每年服務約六百名職災勞工。平均每年補助二十六個單位辦理勞工安全衛生宣導會約一百六十場次,參加人數近萬人次。
例如台大醫院物理治療中心、汐止國泰綜合醫院工作強化中心,可提供工作能力評估及強化服務,也有像陽光社會福利基金會、桃園市私立脊髓損傷潛能發展中心等團體,提供社會適應及心理輔導等服務。
如有勞工想了解職業重建協助機構相關資訊,可到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網站http://www.osha.gov.tw參閱,如有機構想要加入協助職災勞工職業重建及社會適應等服務,可在每年二月及七月向勞動部職安署提出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