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濃、佳冬返鄉遊 文/阡陌 |2020.06.06 語音朗讀 298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被定為三級古蹟的蕭家祖屋。圖/阡陌 蕭家祖屋內古色古香的八卦門。圖/阡陌 三級古蹟楊氏宗祠前,有全台唯一的太極兩儀池。圖/阡陌 詩人步道上一首一首雋永的詩句,將古老的牆 壁變得典雅了。圖/阡陌張家商樓建於西元1910年,2011年由鄉民發心 捐款及客委會補助,整修後重現昔日風采。圖/阡陌 文/阡陌一部9人小巴,載著一家7口前往阿公阿嬤的故鄉,看著小孫子跑跳在高雄美濃、屏東佳冬的鄉間小路上,三代一同觀賞美景和古蹟,回憶阿公阿嬤那代的童年往事,享受難得的家族返鄉行。六歲大的孫子「小火球」,最近老念著想回南部看看阿公阿嬤小時候住的鄉下風景。想想也離鄉多年,不知故鄉是否依舊?清秀美濃稻浪搖曳把握難得的連假,我們租了一部九人座小巴,由大兒子開車,一家七口從林口出發,往高雄美濃和屏東佳冬,來一趟兩天一夜返鄉遊。美濃是外子的生長地,當晚借住小叔家的別墅。第二天清晨,由外子領路,大兒子和媳婦,陪著小火球牽小叔家的狗,祖孫三代走在田間小路上,遠方玉山山脈尾端的山巒迆邐連綿,挺拔俊秀;飽滿的稻穗在晨風中微微搖曳;排排站立的檳榔樹,高挺入雲天。「哇,鄉下風景好漂亮哦!」小火球開心享受他心目中的鄉下風光,也樂在親人的環繞中,邊跑邊跳走在鄉間小路,全家人都享受難得的相聚時光。客家小吃滿足鄉愁因疫情關係,鍾理和紀念館休館,無法入內參觀。館外濃蔭蔽天,文學大師鍾理和的石雕像穩穩坐鎮在園區入口,目光遙望著他筆下鍾愛的蒼翠田園;一條清幽步道,羅列著一顆顆大石頭,上面刻有台灣文學家的雋永文句。碑文上介紹說這是台灣第一條文學步道。離開紀念館,來到廣興國小旁的粄條店,每次回鄉時喜歡前來品嘗它道地的美濃粄條味。「頭家,面帕粄七碗,豆干和小菜也各來一盤。」外子用客家鄉音跟老闆打招呼。香噴噴的粄條上桌,小火球埋頭猛吃,不一會兒碗公見底,滿足說:「謝謝阿公,美濃粄條好好吃。」逗得外子樂呵呵。吃完粄條,匆匆揮別美濃,驅車往我的生長地屏東佳冬前行。佳冬古蹟保存良好佳冬古蹟多,我年少時每天上下學,都會經過的三山國王廟,如今再度相見,依然雄偉莊嚴,守護著鄉民;廟前方一棟古典華麗的建築,被定為三級古蹟的蕭家祖屋,是台灣唯一一座五堂六院的客家圍龍屋。買了票進去,穿梭在各個堂院間,想像當時族人生活其中,各房有獨立空間,又可在連通各堂屋的廊道上聚會聊天,自成一個舒適和樂的小天地。從蕭家祖屋出來,沿著前方的詩人步道前行,這條小街巷裡還保留著一些老房子,古老的牆面描繪了雋永的詩詞和插圖,為老屋增添幾許古雅活潑生趣;建於西元一九一○年的張家商樓,是當時鄉裡唯一的雙層紅磚樓房,二○一一年由鄉民捐款及客委會補助整修,重現紅磚喜洋洋風采。重遊孩子童年舊地往前走到褒忠門(又稱西隘門),清乾隆年間,發生林爽文事件,客家義民為守衛鄉里挺身對抗,清廷特賜「褒忠」匾額,匾額兩側有圓形銃眼,銃眼外邊繪有龍頭、蝙蝠身的異獸,顯示出防衛與祈福的雙重意涵。接著來到也是三級古蹟的楊氏宗祠,祠堂前的太極兩儀池,是台灣獨一的池塘設計,也是三個孩子,童年時來訪留下的深刻記憶。回到蕭家祖屋旁,有座建於清道光年間的敬字亭,寶塔式的兩層建築,第一層用來燃燒字紙,第二層供奉倉頡先師及文昌帝君。展現客家祖先敬文惜字的民風。兩天一夜的返鄉之旅,讓媳婦和孫子體驗了鄉下生活,也圓滿了我們夫妻和三個孩子重溫兒時的溫馨時光。 前一篇文章 熱門防疫旅遊 大膽島6月申請人數破3千 下一篇文章 【印象旅人】 蔬果園輕旅行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3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6【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7【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10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35小時驚恐通關記【印象旅人】懷念震災前花蓮願之旅【海闊天空】春天的約會 老眷村變身最美聚落【海闊天空】穿越疫情 日本追櫻感觸多 【印象旅人】嘉義祕境 春花燦爛【海闊天空】祈福之旅 走一段大甲媽祖遶境 作者其他文章【人間風景】公車站旁的花與果【紀實攝影】台北天空 風與雲愛淘氣【印象旅人】深坑行 看雲朵在古宅間嬉戲【紀實攝影】聽石頭說畫【印象旅人】哈尼族趕集 活的地理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