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蟲新危機 30年昆蟲數量大減24% |2020.05.05 語音朗讀 141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圖/unsplash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對害怕昆蟲的人來說,未來可能會活得更輕鬆;但是對整個地球來說,一場危機正在悄然成形。科學家們研究,過去30年間,全球昆蟲的數量下降了24%。昆蟲數量大減意謂著整個地球的生態系統也在改變中。最近,科學家們完成了一項規模龐大的研究,首度從全球的視角,檢視過去30年間昆蟲數量的變化。綜合了166項不同的長期研究、近1,700個不同地點的研究成果,從全球規模來重新審視昆蟲的數量變化。每年4%速度下降 歐洲最慘在研究中,美國和德國是昆蟲數量下降最明顯的地方。光是在美國中西部,這裡的昆蟲面臨食物短缺、棲息地迅速縮水等問題,總數正在以每年4%的速度下降。德國綜合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German Centre for Integrative Biodiversity Research)的博士後研究員柯林克(Roel van Klink)是這項研究的主持者,他表示:「我們很驚訝地發現,歐洲是目前情況最糟糕的地區,而我們並不清楚背後的詳細原因。」不過,這並不意味著其他地區諸如南美、南亞或是非洲的昆蟲數量不需人類擔心。事實上,這才是人類最該擔心的地方,因為這幾個地區的昆蟲研究並不興盛、數據相較之下不足,才沒有在這份研究中呈現出特別的問題。柯林克回憶起自己小時候的情景,提醒人們這個數字的重要性,「24%這個數字絕對值得人們注意,這意味著比起我小的時候,昆蟲數量已經少了1/4。人們得記住一件事,人類是靠著昆蟲,才能生產出糧食。」圖/unsplash不只科學家從研究裡看到昆蟲數量大減的問題,連在路上開車的駕駛也會隱隱約約感覺到。過去,駕駛人在開車時,很容易就遇到「路殺」的問題,開車一陣子後,擋風玻璃上常常黏上不少昆蟲。現在,隨著昆蟲的數量減少,類似情形出現的次數也變少了。同屬德國綜合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的雀斯教授(Prof Jonathan Chase)指出:「許多昆蟲都會飛,因此常常死在人們汽車的擋風玻璃上。我們的研究顯示,總體而言,飛行昆蟲的數量確實減少了。」湖泊淨化 水生昆蟲成長過去30年以來,農業及城市發展飛速,大大減少了昆蟲們的自然棲息地,是科學家們眼中昆蟲數量大減的主要原因。此外,英國《衛報》中提及了殺蟲劑的使用及光害也是原因之一。至於氣候變遷的影響,在研究中並未特別指明,主要是因為各個因素之間的關係非常複雜。柯林克舉了一個例子,即便是在同一個地區,溫度和雨量的變化可以讓某些物種減少,卻可能增加另一個物種的數量。有趣的是,雖然昆蟲的數量銳減,如果只單看生活在淡水的水生昆蟲,數量非但沒有減少,甚至還逆勢成長,增加了超過38%。地域上來說,北歐、美國西部、俄國是增幅最明顯的地方,科學家們將這項成果歸功給各國積極改善被汙染的湖泊及河流所導致。地球生態運轉 昆蟲是要角昆蟲的數量大大減少,但是牠們對生態的重要性並未下降,部分動物以昆蟲們為主食,許多植物仰賴昆蟲協助授粉,昆蟲一直是生態系中的關鍵角色。圖/unsplash密西根州立大學(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的蝴蝶專家哈達德(Nick Haddad)指出:「昆蟲是授粉過程中重要的一環,是害蟲的自然天敵,也是大自然中的清道夫。想讓整個地球生態系正常運作,昆蟲是不可或缺的一員。」雖然研究結果很難讓人展露笑容,但是主導研究的柯林克認為,現在採取行動並不遲,只要人們制定合適的法律,就能逆轉趨勢。柯林克將人類和昆蟲的關係,比喻為一截被壓入水中的木頭,昆蟲的總數就像那截被壓入水中的木頭一樣,很想浮上水面,但是人類卻不斷將它重新壓入水中。他說:「我們可以減少壓力,讓昆蟲的數量可以再次增加。生活在淡水中的水生昆蟲的數量增加,告訴我們這件事是可行的。」 前一篇文章 新冠病毒》低迷或好轉? 紐時:最新預測美國每日死3000人 下一篇文章 新冠病毒》再現○確診! 23天無本土病例 熱門新聞 01【詩】 颱風天裡播放Heisei2025.07.14022幼熊越獄 嗑光一周存量蜂蜜2025.07.0903荷蘭獨特國粹 撐竿跳河大賽2025.07.1004【斗室有燈】我見過利刃般的眼神2025.07.1105WCF主席尼爾森 全家參訪台北道場2025.07.1006減碳救地球 大馬1.5萬人復蔬路跑2025.07.1007如是說2025.07.0908比利時佛光山 佛光家庭祝福禮2025.07.0909飲食改善代謝症候群 吃彩虹蔬菜穩定血糖2025.07.11106種常見濾心種類2025.07.09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星雲大師如是說】處事禪心【星雲大師如是說】人間佛教【星雲大師如是說】正信之美【星雲大師如是說】輪轉相繼【星雲大師如是說】有情的層次【星雲大師如是說】六忍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