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新冠病毒疫情帶動遠距商機,加上台廠大陸產線陸續復工,讓訂單遞延效應發酵,經濟部昨天公布3月外銷訂單不減反增,達402.6億美元,年增4.3%,大幅優於預期。不過,第1季整體外銷訂單年減3.5%,針對4月狀況,廠商調查顯示仍不看好。
3月外銷訂單金額402.6億美元,年增4.3%,經濟部統計處長黃于玲指出,比起上月預估的年減13.9%至9.3%,有「飛躍性提升」。
黃于玲指出,雖然新冠病毒疫情造成全球經濟活動降溫,但是由於新興科技和遠距工作、線上教學需求興起,帶動晶圓代工、IC設計、 印刷電路板、手機、筆電等供應鏈接單成長,加上大陸產線復工,訂單延遞效應超出廠商預期。
不過,據統計處對廠商的調查統計,廠商對歐美市場受疫情衝擊仍抱持高度不確定性,對於4月外銷訂單,評估將受到疫情影響減少約40億到45億美元、約占11.3個百分點,年減10.3%至6.3%。接單金額衝擊,恐以資通訓產品損失最大,占總損失的24.4%,基本金屬、橡膠、機械、化學也都各占7%以上。
另外,在海外生產比部分,受到中國大陸疫情爆發導致1、2月陸續封城、停工影響,第一季國內生產金額為550.3億美元,年增1.7%,海外生產則為492.2億美元,年減8.6%,以2月減少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