馳騁在南迴線的藍皮普快列車,是許多人的童年回憶。
圖/屏東縣文化處提供
【本報台北訊】有解憂列車美譽的「藍皮普快列車」,馳騁在南迴線,是台鐵目前仍在行駛中最古老列車。台鐵修復計畫拍板,在不影響原貌前提下進行塗裝修補,並將老舊廁所改為真空式馬桶,十三輛列車預計明年六月底陸續完成。不過,改裝廁所引起正反意見,鐵道專家也紛紛談及對藍皮修復的掙扎。
藍皮普快每天早上從枋寮出發,下午原車從台東返回,枋寮往返台東沿途經過十二站,站站都停,每天僅有一班,每班配置三節車廂。據統計,平日約二十至一百人搭乘,假日有時加掛車廂可達到兩百人搭乘。
台鐵說,為充實鐵道觀光元素,決定投入經費整修藍皮普快,以修復原貌為主,外觀塗裝採浪漫藍色,由於藍皮列車廁所氣味最為人詬病,將全改為真空式馬桶,以符合觀光旅遊,預計今年十一月底修復完成第一批六輛,明年六月底完成剩下七輛,與大家一起呼吸海風山風的樂趣,忘卻煩憂。
作家劉克襄說,曾參與藍皮列車修復首次會議,當時就建議盡量保持原樣,「雖然臭不可聞,但六十年代的味道就是這樣」,體驗這一味,才有回到過去的感覺,能理解多年來旅客持續反彈,台鐵站在衛生考量進行改裝,但仍希望多加討論。
有台鐵員工表示,藍皮列車廁所抽水設備老舊,的確不及格,但那是因為那個年代衛生條件跟水準只能做成這樣,改太新穎反而會跟懷舊時代感格格不入,希望盡可能保留藍皮車廂內所有樣貌。
不過,台鐵美學小組委員、鐵道情報總編輯古庭維說,廁所是否更換成為各個專家糾結所在,一旦顧及方便性及衛生,反倒失去藍皮原汁原味;若硬體設備不更新,也會影響搭乘率。他認為十三輛列車廁所全面改造「有點太多」,可部分車廂廁所改為真空式,部分保留或封閉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