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新冠病毒疫情擴散,衝擊全球經濟前景,影響我國消費及出口,經濟成長難保2。如何救經濟?中央銀行指出,公共投資將是支撐今年經濟成長的主要動力,呼籲積極加強落實公共投資的執行推動,並擴大紓困及振興規模,以增強短期經濟動能。中長期來看,因應最新變局,我國應強化經貿轉型、促進投資與創新、推動產業升級,以提高長期經濟成長。
相較於南韓提出約98億美元投入紓困,新加坡也有約46億美元,央行表示,我國千億元(約33億美元)的紓困振興規模並不大,政府或可參酌其他國家作法,在經濟面臨重大風險時善用財政空間,加大紓困振興規模。
國際主要機構紛紛下修我國經濟成長率(GDP),包括德意志銀行估1.7%、大摩(Morgan Stanley)估1.3%,IHS甚至估只有1.05%。各機構平均預估我國今年GDP為1.65%,央行則預估下修為1.92%。
央行建議,短期應積極加強落實公共投資的執行推動,並協助廠商及勞工度過難關,及提振民間消費,以確保經濟成長動能。因此,建議政府持續強化管控公共建設計畫進度,加速發包與支付款項,協助解決營建業缺工缺砂石問題,並確保公共建設如質如期完成,發揮政府支出的乘數效果,以支撐本年經濟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