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鎖國潮來襲 各產業嚴陣以待 |2020.03.17 語音朗讀 85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新冠病毒確診病例分布。圖╱美聯社 【本報台北訊】為避免疫情蔓延,多國政府祭出關閉邊境、限制移動等嚴格措施;學者表示,這波「鎖國潮」不只影響航空業者,連帶的旅宿業者、餐飲內需市場也首當其衝。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衝擊全球經濟,各國政府紛紛祭出「鎖國」措施。包括加拿大禁止外籍人士入境、法國對人民移動實施嚴格限制、西班牙也考慮關閉邊境、芬蘭計畫關閉所有中小學與大學院校、烏克蘭宣布關閉酒吧、餐廳與購物中心。亞洲地區,菲律賓關閉金融市場,馬來西亞也將全面禁止出入境,目的都是避免疫情擴大。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健全指出,鎖國風潮下,航空業者首當其衝。像華航在2003年SARS爆發時當年營收約新台幣1兆100億元,2019年成長到1兆683.9億元,長榮航空同期更高達1兆812.7億元。圖說:新冠病毒疫情持續影響全球經濟,台股17日終場收在9439.63點,跌278.14點,創14個多月新低,成交量新台幣2360.58億元。圖╱中央社但隨著今年疫情自亞洲地區爆發,現在擴及歐美地區,2家都受到嚴重衝擊,根據華航2月財報營收較去年同期就衰退24%。疫情影響民眾的消費行為,王健全認為,由於人們減少出門機會、消費需求下降,內需市場像是旅宿業、運輸業、餐飲業績也同樣急凍。他轉述業者說法,疫情爆發以來,遊覽車業每天開業就要損失50萬元,餐飲業在1到2月之間,業績也掉了4到5成,「中小型業者無法躲開這波衝擊。」王健全表示,現在實體零售雖然可以靠外送與電商平台彌補業績,但仍難維持原本水準。「現在各家企業量體(營收規模)都比2003年更高,影響幅度自然更大。」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周雨田則認為,歐洲地區許多人民是跨區、跨國工作,邊境限制自然影響人們生活與工作狀態,他認為台灣雖然較少見該情況,但如果其他國家的鎖國期間延長,必須留意是否影響台灣產業供應鏈。周雨田表示,許多國際經濟學者都表示將進入衰退期,面對這波鎖國潮,各產業恐怕須嚴陣以待。圖說:舊金山灣區六縣實施出行禁令, 要求居民盡可能留在家中。圖╱中新社 前一篇文章 新冠病毒》擋不住?又增10確診 6人旅行團群聚感染 下一篇文章 新冠病毒》零確診破功 苗縣現首例確診個案 熱門新聞 01【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2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3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4【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5【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6退休之後2025.05.0107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8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09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10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星雲大師如是說】處事禪心【星雲大師如是說】人間佛教【星雲大師如是說】正信之美【星雲大師如是說】輪轉相繼【星雲大師如是說】有情的層次【星雲大師如是說】六忍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