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鎖國潮來襲 各產業嚴陣以待

 |2020.03.17
852觀看次
字級
新冠病毒確診病例分布。圖╱美聯社

【本報台北訊】為避免疫情蔓延,多國政府祭出關閉邊境、限制移動等嚴格措施;學者表示,這波「鎖國潮」不只影響航空業者,連帶的旅宿業者、餐飲內需市場也首當其衝。

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衝擊全球經濟,各國政府紛紛祭出「鎖國」措施。

包括加拿大禁止外籍人士入境、法國對人民移動實施嚴格限制、西班牙也考慮關閉邊境、芬蘭計畫關閉所有中小學與大學院校、烏克蘭宣布關閉酒吧、餐廳與購物中心。亞洲地區,菲律賓關閉金融市場,馬來西亞也將全面禁止出入境,目的都是避免疫情擴大。

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健全指出,鎖國風潮下,航空業者首當其衝。像華航在2003年SARS爆發時當年營收約新台幣1兆100億元,2019年成長到1兆683.9億元,長榮航空同期更高達1兆812.7億元。


圖說:新冠病毒疫情持續影響全球經濟,台股17日終場收在9439.63點,跌278.14點,創14個多月新低,成交量新台幣2360.58億元。圖╱中央社

但隨著今年疫情自亞洲地區爆發,現在擴及歐美地區,2家都受到嚴重衝擊,根據華航2月財報營收較去年同期就衰退24%。

疫情影響民眾的消費行為,王健全認為,由於人們減少出門機會、消費需求下降,內需市場像是旅宿業、運輸業、餐飲業績也同樣急凍。他轉述業者說法,疫情爆發以來,遊覽車業每天開業就要損失50萬元,餐飲業在1到2月之間,業績也掉了4到5成,「中小型業者無法躲開這波衝擊。」

王健全表示,現在實體零售雖然可以靠外送與電商平台彌補業績,但仍難維持原本水準。「現在各家企業量體(營收規模)都比2003年更高,影響幅度自然更大。」

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周雨田則認為,歐洲地區許多人民是跨區、跨國工作,邊境限制自然影響人們生活與工作狀態,他認為台灣雖然較少見該情況,但如果其他國家的鎖國期間延長,必須留意是否影響台灣產業供應鏈。

周雨田表示,許多國際經濟學者都表示將進入衰退期,面對這波鎖國潮,各產業恐怕須嚴陣以待。


圖說:舊金山灣區六縣實施出行禁令, 要求居民盡可能留在家中。圖╱中新社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