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火鼎盛的艋舺龍山寺,香煙裊裊。圖╱資料照片
艋舺龍山寺今年除夕到初三曾暫停發放香支給信眾,二十七日正式宣布將不再供香。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台北市香客鼎盛的艋舺龍山寺建寺二百八十一年,繼二○一七年觀音爐減為一炷香,二十七日再貼出公告,宣告自三月十三日起,停止供應香客免費香枝,遊客入寺參拜也不得自行攜帶香枝。繼台北行天宮後,北市又一大型廟宇停止信徒燒香。
艋舺龍山寺一直是國內宗教旅遊的勝地,二○一八年經文化部公告升格國定古蹟。廟方二十七日在廟門入口處貼出公告:「為秉持觀世音菩薩慈悲大愛護佑眾生之精神,祈願每一位香客來寺參拜皆能心神安定,身體健康,本寺自三月十三日(農曆二月十二日)起停止供香,請勿自行攜帶香枝,不便之處,尚祈諒察!龍山寺謹啟」。
艋舺龍山寺副董事長黃書瑋表示,考量過年信眾人潮聚集,怕手上拿香容易觸碰到他人衣服或皮膚,因此今年除夕至初三廟方已停止供香四天,事後評估效果不錯,對減少PM2.5也有所幫助;二十七日董事會會議決議,自三月十三日起停止供應民眾免費香枝,也禁遊客點香燭。
信仰傳承
香火薪傳真義
龍山寺二○一七年六月減為觀音爐一炷香,去年因維護空氣品質及有巴黎聖母院大火前車之鑑,五月禁遊客點燭。未來仍會保留觀音爐,廟方仍會每天在觀音爐點香、跑香。
黃書瑋表示,貼出停香公告後,就收到信眾來信大稱讚,認為可帶動減少燒香。「香枝的問題一直很困擾」,他表示,目前觀察,十位信眾裡已有六人不持香,艋舺龍山寺近年也從二十一炷香陸續減到一炷香,相信可逐步提升信眾對於宗教信仰的正確認知,鼓勵信眾手持一炷香繞一圈後再插香,會減少很多煙。
黃書瑋分享,俗話說「香火鼎盛」,所謂香火不是香枝多,而是人多,一代一代延續下去才叫「香火薪傳」,而非字面上香枝點煙之意;他認為,信奉宗教信仰代代流傳,才是真正的香火鼎盛。
台北市萬華區富民里長范添成指出,因顧及環保與健康,龍山寺決議停香,「用手拜拜也沒關係,有誠心就夠了」。台北霞海城隍廟文宣組長吳孟寰則表示,二十幾年前城隍廟就已經減爐減香,未來最多就是將每名參拜訪客的三炷香改為一炷,「因為信仰的儀式感,是讓人民心靈有依託的重要元素、必須保留。」
台北行天宮則約二○一四年就全面停止燒香,廟方曾表示,行天宮本就沒有提供信眾點蠟燭,只有供奉在內殿的神明前,會各點上一對香燭以表敬意,總共只點六炷香,對空氣品質影響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