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中華鯨豚協會觀察 船隻來來往往 近半白海豚帶傷 |2019.12.31 語音朗讀 399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中華鯨豚協會上周首映台灣鯨豚擱淺救援實錄影片《鯨生情未了》,記錄二十餘年來協會參與處理近千隻鯨豚擱淺、醫療復健三十隻的歷史。圖/擷自《鯨生情未了》中華鯨豚協會上周首映台灣鯨豚擱淺救援實錄影片《鯨生情未了》,記錄二十餘年來協會參與處理近千隻鯨豚擱淺、醫療復健三十隻的歷史。圖/擷自《鯨生情未了》 影片由中華鯨豚協會 Taiwan Cetacean Society授權 【本報綜合報導】中華鯨豚協會理事長楊瑋誠昨天說,目前觀察,有四到五成白海豚外觀都有傷痕,跟來往船隻有關,這些船隻都在白海豚身上留下很多傷疤。 根據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調查,台灣的白海豚目前觀察不到六十五隻。該聯盟執行祕書許馨庭表示,離岸風電工程在台中、彰化一帶,就在白海豚棲地旁,噪音會造成白海豚的生存威脅。 海洋委員會國家海洋研究院昨天發表首年研究成果,海洋生態及保育研究中心主任張至維表示,國海院明年起進行台灣周邊海域水下噪音與被動式聲學監測網,以台中港附近台灣白海豚為主要研究物種,計畫未來交由中華鯨豚協會執行。 楊瑋誠表示,未來研究預計在離岸風電開發前,先蒐集相關數據,建立基準值,往後針對航行船隻數量、速度,及離岸風電機具音量等進行研究,藉由提供科學數據,作為政府制定政策的參考。 楊瑋誠說,目前觀察,四到五成白海豚外觀都有傷痕,比率偏高,建議應該在白海豚出沒地區規範船的速度與數量。 中華鯨豚協會上周首映台灣鯨豚擱淺救援實錄影片《鯨生情未了》,記錄二十餘年來協會參與處理近千隻鯨豚擱淺、醫療復健三十隻的歷史。 協會表示,片中實錄影片內容包含二○○○年在苗栗通霄海灘救援擱淺的瑞氏海豚「阿通伯」案例,歷經六十四天復健搶救,才得以野放回海洋,創下全亞洲難得的案例。 片中也提及,近兩年來鯨豚擱淺頻度增高了。楊瑋誠表示,參與處理的案件中,有百分之十以上的鯨豚體內有包含飲料瓶、保麗龍、漁網、雨衣、瓶蓋等物品。他舉例,甚至在海豚脂肪驗出製作防火窗簾的阻燃劑、清潔劑奈米銀等。協會提醒大眾減少垃圾、保育海洋,才能救鯨豚。 前一篇文章 守護合歡山暗空 28業者響應關燈 下一篇文章 雲海上賞梅 元旦有看頭 熱門新聞 01佛光山供僧 緬懷師恩廣植福田2025.09.1402香港佛光道場 供僧道糧回向十方2025.09.1503【詩】山水的盛宴2025.09.1604綠色跑者 減碳跑步吃蔬食2025.09.1405【草木堪為友】可可樹 神賜食物化為巧克力2025.09.1406【植日光年】沙漠奇花 龍舌蘭 2025.09.1407【白色墨水】晨光花語2025.09.1408航太國防展 將聚焦無人機2025.09.1509洋溢三好感動 佛光山僧信作品聯展2025.09.1610拳擊女將黃筱雯 奪世錦賽第3金2025.09.1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橫跨5大洲送信 傳遞愛與喜悅跨省渡河19年 守護孩童求學路淡江大橋合龍 締世界級地標北院重裁 柯文哲、應曉薇維持原金額交保印度藏書人 造200萬冊公共書屋外媒:陸邀川普訪北京 關稅恐成川習會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