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 整理/林育辰 |2019.09.13 語音朗讀 160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ISRO網路直播「月球飛船2號」登月任務時,維克藍(Vikram)登陸器開始下降前的身影。圖╱法新社 莫斯科市議會選舉,俄羅斯總統普亭投票。 圖╱美聯社 薪資問題談不攏,英航機師9日發動數十年來首見的罷工。圖╱法新社 加拿大公布一項戰略計畫,要致力在西北航道行使主權。圖╱美聯社各大汽車製造商,在法蘭克福汽車展發表新款的電動車。圖╱法新社取消RQFII試點國家和地區限制,有助於進一步便利境外投資者投資大陸境內證券市場。圖╱新華社 安倍晉三與他的新內閣在東京官邸合影,這波改組幅度相當大。圖╱╲法新社 整理/林育辰 9/7 印度 投注10年心力 飛船2號登月失敗 「月球飛船2號」(Chandrayaan-II)登陸器原定7日凌晨登陸月球南極一帶,卻在距離月球表面2.1公里時斷訊,任務失敗原因並未立刻明朗,印度也未能成為第4個成功在月球軟著陸的國家。 「月球飛船2號」是印度史上最具野心、也最複雜的任務。印度太空研究組織(ISRO)為此投注超過10年心力,太空船、登陸器與探測車全由印度設計製造;耗資約1.4億美元,比起美中俄動輒數十億至百億的經費來說,成本極為低廉。 媒體指出,只要登陸成功,就可替未來的火星任務及探索宇宙鋪路。 9/8 俄羅斯 莫斯科市議會選舉 執政黨受挫 莫斯科市議會8日選舉開票結果顯示,執政黨統一俄羅斯黨只在45席裡拿到26席,雖然依舊在市議會占多數,但席次銳減近1/3。此次投票率約22%,隨著多數反對派人士被取消競選資格,共產黨人、無黨籍人士和其他人席次增加。 BBC報導,統一俄羅斯黨的招牌最近變成選票毒藥,以至於成員都以無黨籍身分參選。路透報導,在2014年上屆選舉,統一俄羅斯黨拿下28席,該黨支持的無黨籍人士拿下10席。這次該黨支持度暴跌,主因是該黨支持總統普亭推動提高退休年齡等引發民怨的改革措施。 9/9 英國 數十年來首見 英航機師罷工 由於薪資問題談不攏,英國航空(British Airways)機師9日發動數十年來首見的罷工,迫使英航取消之後兩天約1700個航班,影響20多萬名旅客,英航母公司國際航空集團(IAG)股價應聲重挫逾3%。 英國民航駕駛員協會(BALPA)表示,若勞資雙方依然無法就薪資問題達成共識,將於本月27日再度發動罷工。BALPA說,目前提出的要求涵蓋薪資、分紅及配股方案。根據勞資雙方協商的3年協議條件,英航提出加薪11.5%,有些機長的年薪可望因此突破20萬英鎊。目前機師的平均年薪約9萬英鎊。 9/9 法國 經濟成長減緩IEA調降原油需求 總部設在法國巴黎的國際能源總署(IEA),9日再度調降全球原油需求成長預估,主因美中貿易戰衝擊全球經濟成長。 IEA執行理事畢洛爾指出,「我們預期今年全球平均每天原油需求量比去年約增加100萬桶」,比IEA上一次的預估約減少10%。 IEA近月來一再警告,強調全球成長減緩對石油需求的衝擊。一年前IEA曾預估今年全球平均每天原油需求量比去年約增加150萬桶,與過去幾年相當。 但是之後即一再下修預估,8月報告中更警告,今年1到5月的需求增量,已降到10年來最低水準。 9/10 加拿大 維護北極地區資源 提10年戰略計畫 針對國內資源豐富的北極地區,政府10日公布一項10年戰略計畫,其中包括加強軍事部署,以及因應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 北極地區蘊藏豐富的石油與林木資源,且穿越加拿大北極群島(Arctic Archipelago)的西北航道(Northwest Passage),是歐亞兩大洲之間的重要海上捷徑。戰略計畫指出,北極地區的國際利益和競爭愈來愈激烈,加國要致力在這條航道行使主權;包括美國在內的許多國家,把西北航道視為國際水域。這份文件還提到,2017年加拿大北極地區的海運量比前一年增加了22%。 9/10 德國 法蘭克福車展 電動車大舉進攻 2019德國法蘭克福汽車展10日在美中貿易戰、英國脫歐前景不明以及歐盟將實施更嚴格排廢標準的陰影下揭幕。 從福斯、PSA集團到寶馬、賓士等全球汽車製造商,紛紛發表最新款的電動汽車,以符合歐盟的新排放標準,避免遭受數十億美元的巨額罰款。 歐盟從明年起實施的排放標準為:二氧化碳排放量必須從目前的每公里平均120.5克減少到95克,到了2021年所有新車都須符合這項規定。估計屆時約有20多款新車進入歐洲市場以迎合新環保法規,且讓消費者在改變購車習慣之前需要有足夠的選擇。 9/10 大陸 金融市場大開放 境外投資無限度 大陸國家外匯管理局10日宣布進一步擴大金融市場對外開放,取消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和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投資額度限制;而且是總額度、單家額度均取消;同時,RQFII試點國家和地區限制也一併取消,等於面向全球大開放。 今後境外機構投資者,只需進行登記,即可自主匯入資金開展符合規定的證券投資。 這也意味中國大陸債券市場和股票市場將帶來更多境外長期資金。目前有來自31個國家、地區的超過400家機構投資者,透過QFII、RQFII管道投資大陸金融市場。 9/11 日本 安倍內閣大改組 挑戰大膽改革 首相安倍晉三11日宣布改組內閣,19名閣員僅兩人留任原職,首度入閣的官員多達13人,這是安倍2012年2度就任首相以來,改組幅度最大的一次。新內閣最受注目的是被視為未來首相候選人的小泉進次郎,擔任環境大臣。安倍說,在海洋塑膠垃圾及氣候變遷等全球性課題,期待小泉拿出年輕人想得出來的對策。 安倍表示,令和年代揭開序幕,已做好強力推動新時代國家建設的布局。 即使他已執政7年,接下來仍將在所有的政策領域「挑戰大膽改革」,且一定要達成修憲這個自民黨創黨以來的目標。 前一篇文章 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 下一篇文章 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3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6【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7【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10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 作者其他文章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