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山南台別院十一日舉辦星雲大師著作《我不是「呷教」的和尚》法座會。圖╱人間社記者施峻廷
【人間社記者張媚惠台南報導】佛光山南台別院十一日舉辦星雲大師著作《我不是「呷教」的和尚》法座會,四百人閱讀星雲大師病後第一本著作,並分享個人的感動。由南台別院青少年開發組執行長張瑜真及青年團副團長杜義容主持,國際佛光會台南第五督導區各分會會長暨青年團、童軍團團長等十五人與談。
南台別院住持滿舟法師首先勉眾「佛教靠我,捨我其誰」,佛弟子有責任光大佛教。星雲大師時時心念眾生,大家要以師為志,以無私無我精神走入人間,為社會大眾奉獻,行菩薩道,讓人間增加正向的能量。
南一分會會長蕭漍華分享自身透過信仰,培養幸福人生,更以「雁行理論」說明佛光會員目標一致,集體創作,同享人間佛教信仰的喜悅,同登彼岸。南二分會會長劉素貞,以書中「半碗鹹菜」的故事,表彰大師發願「給」人的精神,並闡述自身學佛因緣,學習用「老二哲學」帶領分會。
南三分會會長莊雅涵提及大師對自我要求與學習嚴謹,意志堅定改變自己,化苦難為養分。並分享如何以三好、四給在生活中落實「克己為人」。南四分會會長詹秀霞說明佛陀在人間出生、修行、說法,人間佛教是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能給予大眾安樂富有,增加道德智慧。也描述自己從承擔會長開始思惟,如何推動人間佛教,進而產生信仰的力量。
南台一分會會長黃文明分享星雲大師「以無為有」的觀念,從擔任金剛到承擔會長,體悟大師的佛法,深深覺得發心就有力量。南台二分會會長鄭來予闡述大師「以忍為力」,自己也靠著求觀音、拜觀音,閱讀大師文章,堅持發菩提心,學習轉念,以此突破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