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員山訊】宜蘭縣員山七賢村因為臨近南機場,二次大戰常是敵軍掃射目標,死傷慘重,亂葬崗埋了許多無主骨骸,卻也把七賢村的浮州、石頭厝居民隔開,少有往來,亂葬崗遷移改為社區公園後,七賢村整個改觀。
「這個浮州島,象徵下庄浮州,這間石頭厝代表上庄」七賢社區公園內的造景把兩庄仔頭都拉進來,巨石上寫著「團結和諧」,意義深遠。
七賢村長張凱富表示,該村臨近南機場,二次大戰時敵軍轟炸,七賢村民常被波及,死傷慘重,許多無主骨骸埋在亂葬崗,七賢國小以前也是亂葬崗。
七賢村被亂葬崗一分為二,浮州和石頭厝居民因亂葬崗阻隔,鮮少往來,甚至還因陣頭、信仰廟宇不同而互看不順眼。九年前張凱富當選村長,積極爭取遷移亂葬崗,把這塊九分地土地,還給居民當社區公園與興建社區活動中心。
身為石頭厝人的張凱富,鼓勵住浮州的陳通和出任社區理事長,兩人共同爭取建設,兩庄頭居民才有互動;陳通和好友、也是同鄉的李春榮提議,可將社區公園變成軍事公園,讓年輕人記取先賢在這塊土地上曾歷經的戰亂。
陳通和說,他以前是海軍陸戰隊,透過關係向軍方要了兩台戰車、一台砲車和一座陽字號軍艦的錨陳列,月底還有架F5E戰機要運來,屆時海、陸、空大集合,會很有看頭。
軍事公園逐漸成形,最可喜的是,經過這些年努力,居民向心力與日俱增,不再有隔閡,等軍事公園整理好,他們計畫邀集所有村民相聚,擴大慶祝公園啟用,共同追憶七賢村的過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