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導,美國向中國徵稅的成本都會由美國的進口公司承擔,消費者可能會遭殃。圖為在北京,一名行人走過美國大片《復仇者聯盟》英雄人物和創意產品的廣告牌。圖/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五日威脅提高中國輸美商品關稅,導致中國主要股價指數滬深三百和上證綜合六日雙雙大跌超過百分之五,創下逾三年來最大單日跌幅。圖/法新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中國大陸副總理劉鶴正準備百人代表團赴華盛頓與美國官員進行新一輪貿易談判之際,美國總統川普五日卻投下震撼彈,他抱怨美中貿易談判進度太慢,威脅本周五將對價值兩千億美元(約新台幣六點二兆元)的中國商品提高關稅至百分之二十五,使中美貿易戰增添變數。
取消貿談? 陸:類似情況多次出現
有傳中國考慮退出本周談判,劉鶴取消訪美行動,不過,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周一回應稱,類似的情況以前多次出現,中方的立場和態度一直非常明確,他指,中美經貿磋商已進行了十輪,取得積極進展,「中方團隊正在準備赴美磋商。」耿爽說:「當務之急,我們還是希望美方能夠同中方共同努力,相向而行,爭取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達成互利雙贏的協議。」
美國政府周一再聲稱與北京的貿易談判進展順利,本周的這次談判也被認為有可能是最後一輪談判,這場長達十個月的貿易戰可望在近期暫時畫下句點,但川普的推文,標誌著全球最大兩個經濟體之間的貿易緊張關係嚴重升級。
路透報導,川普突如其來的決定,主要是因為美國貿易談判代表賴海哲向他報告的最新談判成果不如預期順利,而且中國有意取消原本在談判中所做部分承諾,促使川普做此決定並在推文中猛批中國。川普的一則推文指出,「與中國的貿易協議仍在繼續,但進度過慢,因為他們試圖重新磋商。沒門!」
川普突然變臉,大陸官方媒體《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對此進行了諷刺,同時指劉鶴本周不可能赴美。知情人士表示,「中國不該被拿槍抵著頭談判」,但本周談判是否繼續的最後決定尚未做成。
一名熟悉情況的不具名中國官員向路透表示,談判的氣氛已經生變。談判是否會繼續進行和如何進行是正在評估的事項,「這一切須視美國的態度。」
川普二月時決定不將兩千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的關稅從百分之十提高至百分之二十五,因貿易談判有進展。但他五日的推文推翻了這一決定,他表示,這些中國商品的關稅將在周五提高至百分之二十五。
川普還稱,他「很快」會向另外三千兩百五十億美元的中國輸美商品徵收百分之二十五的關稅。路透指出,實質上等於瞄準所有中國輸美商品。
考慮到二○二○年競選連任,川普稱加徵關稅舉措並未導致美國消費者面臨更高價格。他在推文中稱,「向美國支付的關稅幾乎沒有影響生產成本,主要由中國來承擔」。
提高關稅 美消費者才是受害者
但路透指出,對中國商品徵收的關稅實際上由進口這些商品的公司向美國支付;這些公司大多為美國企業。美國企業儘管整體上支持川普對中國貿易行為採取的做法,但渴望取消關稅,而不是提高和擴大關稅。美國零售業領袖協會發言人費南德茲說:「提高關稅意味著向數以百萬計的美國家庭加稅,並招致對美國農民的進一步報復。」
美中能否進一步談判進入未知,這導致此前廣泛預期中美將達成貿易協議的亞洲股市昨天全線大幅下跌。中國股市大跌逾百分之五,美國E-迷你標普500指數期貨下跌近百分之二,澳洲股市下跌百分之一點二。
港股早盤重挫百分之三點六,新加坡股市下跌百分之三,台北股市下挫百分之一點八,雪梨和威靈頓股市都挫跌百分之一。東京和首爾股市因逢國定假日休市。德法股市跌逾百分之二。油價和中國人民幣也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