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花蓮訊】在花蓮縣秀林鄉傳教逾半世紀的瑞士籍神父雷震華,長期照顧當地太魯閣族人,有時還自掏腰包,解決其經濟困難,近年來他身體每下愈況,並表示對花蓮已產生感情,秀林鄉儼然是他的第二故鄉;昨日,他在內政部政務次長陳宗彥見證下,終領到國民身分證。
神父雷震華一九六四年到秀林鄉崇德村傳教,有感部落族人經濟貧困,須要扶助,便自願投入偏鄉教育,此後一待就是五十年。剛到太魯閣族部落時,許多族人還笑他「你講話講得好奇怪」,但他為貼近部落,自願學太魯閣族語,並在五年內學會,與部落結下不解之緣。
神父雷震華深耕部落期間,有時族人半夜被蛇咬傷、臨產等緊急狀況,他都開車將病患載到四十公里外的市區就醫,又或是族人有緊急經濟需求時,他也自掏腰包代墊。而崇德村五十年前有座木造教堂,他有感教堂破舊,慢慢募資改建成水泥教堂。雷震華幫助族人種種事蹟,深受族人尊敬。昨在陳宗彥、花蓮縣副縣長張垂龍見證下,高齡八十六歲的雷震華神父領到國民身分證,他表示,早已融入台灣這塊土地,也有「愛於斯,葬於斯」心願;如今取得中華民國國籍及戶籍,開心成為真正的台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