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力推準公共化,遭教團批評壟斷自由市場機制。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托育準公共化新制八月上路,教育部除持續補助地方政府增設公立及非營利幼兒園外,符合條件的私幼也可加入準公共化,九月底前提出申請。教育部長葉俊榮前天在立法院答詢說,已有二百四十二家私幼加入,破三成。因簽約期限可到十月十五日前,實際簽約家數可望再增加。
中華民國幼教聯合總會總會長何明德昨天受訪表示,教育部將「符合資格者」當成分母,二百四十二家看似有三成二加入,但實際上若以十五縣市有一千一百七十四家私幼來看,整體私幼加入準公共化比率其實僅二成,教育部恐是「美化數據」。
但國教署代理署長許麗娟認為,行政院日前宣示記者會時,已列舉符合資格的家數作為努力目標,依此做分母並無不妥,教育部也未預設目標,完全尊重業者的自由加入意願。
行政院推動準公共化機制,對象包括私幼、私托和保母,符合要件者與地方政府簽約後可獲補助。本學年私幼先鎖定六都以外的十五縣市,明年擴及全國二十二縣市,保母和私托則在今年八月全國同步上路。原本申請期限到九月十五日,隨後延長到九月底,只要十月十五日前完成簽約,相關補助都可回溯至八月。
私幼部分,十五縣市中符合加入資格的家數七百六十四家,原九月十五日這波有二百家完成簽約,目前已增加到二百四十二家。葉俊榮說,後續將更多溝通及了解,努力擴大準公幼規模。
據衛福部統計,截至九月二十八日為止,全台已經簽約加入準公共化的保母達一萬三千九百一十六人,托嬰中心有七百七十九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