揮毫舞墨 刻畫八家將神韻 |2018.08.30 語音朗讀 262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林自賢拿起畫筆,在扮將者臉上描繪精美臉譜。圖╱ 中新社 扮將者參與艋舺青山宮「靈安尊王」暗訪遶境活動。 圖╱資料照片 神將臉譜,全靠手藝精湛的臉譜師賦予神韻。圖/資料照片 【本報綜合報導】台北艋舺大道旁,身寬體胖的面師林自賢,命令體驗者上身緊貼牆根。接著,他執起毛筆揮毫舞墨、精雕細琢,在一張張期待的臉龐上描繪精美臉譜。這是日前在台北艋舺生活節──陣頭儀式表演前的一幕。 陣頭,結合民間信仰、戲曲、武術等元素,在慶典、節日進行的表演,為的是祈福、保平安。其間,畫著威猛臉譜的扮將者身紮腰帶、手舉刀槍,踩著鼓點布陣,時而呼喝聲起、時而棍棒相擊,引來駐足者叫好聲連連。如今,參與陣頭表演的扮將者多半年長,以給扮將者畫臉譜為生的年輕面師,更寥寥無幾。 時年不惑的面師林自賢,在台北頗為知名。他位於大同區、空間不算大的工作室內,錯落有致地擺滿宮廟文化陳設。 從歷史沿革到傳統現狀,林自賢介紹起台灣的陣頭文化,興致所至,還拿筆演練、講解。 改良技法 吸引年輕人 據傳,源自中國大陸東南一帶巫儺文化台灣陣頭,目前分為北部官將首及南部八家將兩大體系。臉譜是否栩栩如生,是其陣頭成功與否的關鍵點之一。 在林自賢看來,臉譜形象是面師們揣摩神明性格、職責後的藝術創作。雖然每位角色都具有相對固定的特徵,但細節處的不同變化,仍給這項傳統藝術留有創新空間。 以八家將為例,相傳,清末明初遷徙來台的信眾仿照福州白龍庵的壁畫,將神明身邊的兵將形象畫成十位不同角色的臉譜,其中最為出名的是黑白無常范、謝二將軍。 林自賢介紹,此二人臉上最為重要的意象為龍麒、火球及四隻蝙蝠,諧音作「祈求賜福」之意。只要具備了基本意象,面師就可根據更加現代的審美來創作臉譜,從而易於讓年輕人接受,如豐富細節處顏色種類、拉大相鄰局部色差、誇張化傳統意象造型。 長年獨自摸索、練習是面師能捨舊創新的來源。十七歲起就在嘉義拜師的林自賢回憶,過去師傅怕傍身技藝被徒弟全學走,從不言傳身教,僅在工作中讓弟子觀摩,「我們能學多少算多少,下來再自己偷偷練習。我曾『借』朋友的臉練筆,每次五十元新台幣,第一幅作品連自己都不敢看」。 學藝的過程枯燥乏味,加上工作環境多在室外,台灣炎熱的天氣增添了工作的辛苦。鑑於此,林自賢改良了老師傅們的傳授方法。「網絡上資訊流通那麼快,你怎麼畫別人一下就能看到,與其遮遮掩掩、不如好好教,讓年輕人多上手、少走冤枉路」。 不藏私傳藝 存續文化 林自賢與徒弟兩人平均每月能接到至少三場廟會活動,十餘名八家將開臉往往要花一整晚時間。林自賢說,曾有同行在開臉時暈倒,醒來第一時間仍繼續完成。雖然辛苦,但觀眾對於臉譜的稱讚,是他莫大成就感與快樂的來源。 他坦言,愈來愈少有年輕人願意做此職業、研究技藝,大台北地區的面師數量明顯下降。一直知道陣頭文化來自福建,林自賢從朋友處隱約得知,福州、泉州一帶與陣頭臉譜類似的傳統風俗如今也甚少看到,讓林自賢師徒更篤定將這門功夫存續下去的重要。 眼下,林自賢開辦的體驗營、培訓班報名人數絡繹不絕,也讓更多圈子以外的人有機會熟悉臉譜及陣頭文化。「我入行超過二十五年,但對於這門技藝,也還在繼續學習」。 前一篇文章 陸軍步訓部 汲取正能量 下一篇文章 紐國佛光人 供僧深植福田 熱門新聞 01佛光山供僧 緬懷師恩廣植福田2025.09.1402【詩】山水的盛宴2025.09.1603香港佛光道場 供僧道糧回向十方2025.09.1504綠色跑者 減碳跑步吃蔬食2025.09.1405【草木堪為友】可可樹 神賜食物化為巧克力2025.09.1406【植日光年】沙漠奇花 龍舌蘭 2025.09.1407【白色墨水】晨光花語2025.09.1408洋溢三好感動 佛光山僧信作品聯展2025.09.1609航太國防展 將聚焦無人機2025.09.1510拳擊女將黃筱雯 奪世錦賽第3金2025.09.1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瑞典佛教聯合會臨終關懷課程 佛光人響應佛光榮耀 佛光山僧眾廣獲各界肯定 蘭陽佛光童軍孝親奉茶 溫馨幸福葡萄牙佛光山三好菩提園 新學期啟航多倫多佛光山座談 緬懷星雲大師 傳遞三好 普門寺讀報教育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