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多年前,高雄有位蘇師姐,由於先生開設公司業務興隆,財源廣進;生活在富裕家庭中的她,聽聞大師開示:人生就是苦多樂少,卻是無法體會其中含義。
當時的她不識人間愁滋味,經常出國觀光旅遊,或與好友到餐廳飲茶,或邀約親朋好友遊山玩水。沒想到好景不常,後來先生所開設的公司遭大火,整個公司全被燒毀,為了賠償公司人員的死傷,幾乎傾家蕩產,負債累累,於是每日求佛菩薩加被,讓她能順利度過難關。
由於家中遭巨變,她深刻體會人生無常,為了償還負債,到台北擺路邊攤維生,花費三年的時間,努力工作,以所賺得的錢將債務還清,回到高雄,東山再起,重振家道,恢復昔日風光。
此時,蘇師姐體會到「財富不是永久的,當我們擁有財富時,不忘布施,沒有錢財時,也可以用人力去布施」,於是開始發心從事回收舊衣服濟貧的工作,向他人回收舊衣服,送給窮人穿,由於以往結交的朋友多,家境也不錯,募得衣物不少;她每天當義工,忙著從事雪中送炭的工作,愈做愈法喜,從為人服務、發心奉獻中,獲得美好的收穫。
近年來社會複雜化,社會服務需求相對殷切,志願服務成為新潮流,服務組織相繼成立,服務內容不斷充實。許多民眾行有餘力,也不忘透過有組織、有計畫的方式,發心服務他人,互助共濟。發心當義工,奉獻為人服務,不僅可獲得友誼,廣結善緣,一同成長,也可讓人生更寬廣。(心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