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長吳茂昆請辭獲准,圖為吳茂昆赴陸行程「未准駁」公文。
圖/中央社、立委柯志恩辦公室提供
教育部長吳茂昆請辭獲准。
圖/中央社、立委柯志恩辦公室提供
【本報台北訊】教育部長吳茂昆請辭獲准!吳茂昆未上任即爆出諸多爭議,上任後也風波不斷,他在上周五向行政院長賴清德請辭,賴揆昨天上午准辭。吳茂昆擔任教育部長僅四十一天,創下國內教長任期最短的紀錄。至於吳茂昆請辭原因,賴清德證實,確與被指控違法赴陸有關。
賴清德表示,部長一職將先由次長代理,繼任人選會擇期再跟社會大眾報告。
吳茂昆昨天發出千字辭職聲明,指出自己教育部長後,遭受各種不實指控,人格遭汙蔑與羞辱,因此「以最高道德標準請辭」。他也否認上任是為執行「拔管」任務,台大校長遴選的過程完全是對事不對人。
賴清德表示,上個周末,吳茂昆透過行政院祕書長卓榮泰口頭請辭,昨天早上,他與吳茂昆通過電話,「我贊成他要以一樣的標準檢驗自己的理念,因此我接受他的辭呈」。
賴清德雖未明講對誰適用「一樣的標準」,但因吳茂昆任內駁回台大校長遴選委員會選出管中閔的決議,賴揆這番說法也被解讀為衝著管中閔而講。
對於吳茂昆被國民黨立委柯志恩質疑違法赴陸一事,賴清德表示,事情發生在二○○五年十月,當時吳茂昆是國科會主委,他向行政院請假,出席當時在大陸舉辦的兩場國際會議;而吳茂昆「一直到最近才知道,這兩場國際的研討會,當時行政院只准第一場」,但吳認為身為教育部長,應該要用同一個標準,甚至更高的道德標準來檢驗自己,他希望辭去教育部長的職務,止住紛爭,讓教育部的工作也能順利推展。
政院強調:是自行請辭
對於外界認為吳茂昆是為執行「拔管」才接任,吳茂昆表示,從擔任諮詢小組成員到接任部長,立場始終一致,維護學術自由、建立學術誠信是大學必備的基本準則,「大學校長是學校的領航人,當然必須接受較高道德標準檢視,是對事不對」人。
不過,對於違法赴陸爭議,吳茂昆聲明只說,當時行政院回函公文中「未准駁」,他到杭州參加香港科大與浙江大學合辦的國際學術高峰會議,並未提及賴揆說的「最近才知道只准第一場」;他還強調,出席是為大幅增加台灣在科技領域發展的國際曝光度,且時間在周末。
吳茂昆請辭獲准消息傳出後,有媒體報導,指吳茂昆下台是賴清德主動出手,要求他提出辭呈。但行政院昨天澄清,強調「部長是自行請辭」,並非「被請辭」,也請外界勿自行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