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中部以北前天空氣汙染嚴重,北部紅害站日數一天就破了去年全年總數。環團與學者昨認為,空汙防制應變機制門檻過高、慢半拍,導致空汙失控,應提前開設緊急應變中心,執行更強力的作為。環保署回應表示,將檢討空汙緊急應變辦法。
西半部前天空品紅通通,台北一○一幾乎看不見,糟空氣延續至昨天,中部以北仍呈現橘色警戒。
中興大學環工系教授莊秉潔說,去年北部紅害站日數台北市零站次,新北一站次,桃園兩站次,但前天台北市就達五站次,新北五站次,桃園兩站次,一天就破了去年紀錄。不過,中央的應變中心前天早上九時才開設運作,當時早已紅害滿天,環團也發現,大前天晚上西半部空汙物就開始累積,認為環保署防治空汙慢半拍。
莊秉潔說,這次空汙明顯是受到不利擴散導致的境內汙染,行政單位一、二天前就應已掌握,呼籲應變指揮中心應仿照颱風,在預期紅害爆發前就開設,以及時防制空汙惡化。
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成員許心欣說,緊急防治應變辦法門檻太高,有強制力的應變作為要到PM2.5超過一五十才有強制性,應大幅下修。
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說,經過幾次開設經驗,會進行檢討,方向包括如何提前應變,只要預測未來八至十二小時後有空汙嚴重程度狀況,就要提早開設,鼓勵業者自主降載,增加強制作為等。
環保署監資處長張順欽說,春天天氣變化大,且瞬息萬變,氣象預報模式不易準確預測空汙,尤其台灣地形特殊,更增加預報困難。張順欽表示,現在氣象預報資料每六個小時更新一次,環保署會根據最新的預報結果預報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