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果菜市場春節開工後,因農產品到貨暴量導致拍賣價直直落,造成部分菜價大跌。圖/林伯東
【本報台北訊】台北果菜批發市場過年至今接連休市,農產品到貨暴量導致拍賣價直直落,造成部分菜價大跌,農民怨聲載道,下周因元宵節後,北農周一起再休市三天,北農和台北市場處長許玄謀表示,開市時若到貨量暴增,將延長拍賣時間,保證拍賣完;農委會則建議,未來不要有連續休假三天的安排。
台北市議員陳建銘說,萬物皆漲,唯獨菜價狂跌,顯台北市政府失能。天氣回暖,蔬菜供應量大增,據他調查,高麗菜和小白菜,從年前每台斤二十元降到十五元,跌幅百分之二十五;茄子、番茄每台斤從四十元跌到只要二十元,便宜一半。
陳建銘表示,北市農產公司蔬果的到貨量暴增近千噸,產量已經過盛,市府卻沒積極負起監督責任,對蔬菜產銷困境,冷眼旁觀,價格慘跌終讓農民叫苦連天。
陳建銘指出,市府未來應該做好管控措施,尤其應考量長時間休假期間農產品暴量,尤其是連續採收的作物,無論有無休假,每天都要採收,作決策的人應該都要考量,保護農民權益,而不是任由市場調節失靈,這是政策錯誤。
農委會農糧署副署長蘇茂祥表示,休市日連續三天不是很恰當,且當時拍板制定後,可能也沒有特別注意,希望往後不要再連續休市三天,因為蔬果不耐儲藏,特別對於連續採收的作物,如豆菜類,休三天會產生過熟問題,未來盡量避免連休三天的安排。
下周一再連休3天
據北農行事曆,今年春節從二月十六日到二十日休市,二十四日到二十六日又休市,結果二十七日開市首日,蔬菜類到貨量暴增,供貨車輛大排長龍,來不及趕上拍賣,衝擊蔬菜價格。緊接著元宵節後三月五日到七日又連休三天,今年中秋節也會再碰到連續休市日。
台北市市場處長許玄謀表示,休市日是由產、銷、運共同決定,且早在一年前訂好,休市日否過長,可以檢討,他坦承,現因周休二日和消費習性改變,消費者對休假愈來愈重視,但產地蔬果生長、農民工作不會停,若氣候好就會生長快, 因此未來產銷雙方應該多溝通協調。
許玄謀說,未來元宵休市後開市,會協助產地農民,將產品全部拍賣。也會召開會議,針對今年中秋節的休市,產銷達成休市日的共識,避免重演到貨量暴增、提早因應。這次未做好預警,北市府和農委會都應記取教訓。